[发明专利]钢柱对接的连接装置及安装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30994.8 | 申请日: | 2010-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068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发明(设计)人: | 徐重良;党保卫;陆建新;钟红春;冯长胜;汪永胜;赵东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钢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3/32 | 分类号: | E04C3/32;E04G2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田治 |
地址: | 51804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对接 连接 装置 安装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结构施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钢结构施工中的钢柱(钢管柱与箱型柱)对接的连接装置及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目前高层建筑纵向发展越来越高,且结构设计越来越新异、奇特,给超高层钢结构安装技术带来很大的挑战。高层钢结构钢柱的体积随着纵向高度的延伸、结构形式的变化不断增大,若采用目前传统的硬性支撑、拉设缆风绳等临时钢管柱固定措施进行钢构件的安装,对于施工工期无法保证,各个施工队伍的交错安全文明施工无法满足要求,给安装精度带来很大困难。
目前,对超高层钢结构钢柱临时安装采用临时钢支撑与拉设缆风绳对其支撑和稳固,需投入较大的施工措施和劳动力,增加了施工内容和工作时间,且多工种多工序的立体交叉作业相互影响,带来施工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钢柱对接的连接装置及安装方法,在钢柱对接时不用硬性支撑、拉设缆风绳,即可实现钢柱构件的临时固定,从而提高钢结构施工安装进度。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钢柱对接的连接装置,包括:
耳板和连接夹板;
耳板为两块,两块耳板上均设有螺栓孔;连接夹板为两块,两块连接夹板上也均设有与两块耳板上螺栓孔对应的螺栓孔;两块耳板设置在两块连接夹板之间通过螺栓与两块连接夹板固定连接成为一体结构。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钢柱对接的安装方法,用于在已固定的下钢柱上对接安装倾斜的上钢柱,包括:
采用上述连接装置固定连接所对接的上、下钢柱的对接处;
将连接装置的耳板分别焊接到所对接的上、下钢柱的对接端;
将上钢柱吊装至已固定的下钢柱上方,调整上钢柱至安装位置,使上钢柱对接端焊接的耳板与下钢柱对接端焊接的耳板的位置相对应;
通过连接装置的连接夹板夹持上、下钢管柱对接端焊接的耳板,并通过螺栓使所述连接夹板与上、下钢柱对接端焊接的耳板固定连接,使上、下钢柱对接端通过由耳板、连接夹板和螺栓形成的连接装置固定连接。
从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连接装置通过在两块耳板上设置螺栓孔,并在两块连接夹板在设置与耳板上螺栓孔匹配的螺栓孔,通过两块连接夹板夹持并连接两块耳板再经螺栓固定后使两块耳板连接成一体结构。该连接装置可用在倾斜钢管柱的对接中,固定上、下钢管柱的对接处,使上方倾斜的上钢管柱通过连接装置临时固定在下钢管柱上,不用再设置硬性支撑、拉设缆风绳等临时固定设施来对倾斜的上钢管柱进行临时固定,减少了倾斜钢管柱构件对接中所用的临时固定设施,提高了钢结构施工的安装进度,缩短了工期,节省了措施和劳动力成本,也避免了施工交叉作业,提高了施工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连接装置的耳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连接装置的连接夹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连接装置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安装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钢柱对接的连接装置,在钢结构建筑施工中,用来对在已固定的下钢柱上对接上钢柱(可以是竖直的或倾斜的上钢柱,使上钢柱临时固定在下钢柱上,如图2~4所示,该连接装置包括:耳板、连接夹板和螺栓;
其中,耳板为两块,耳板可采用长方形的钢板,耳板的厚度一般为20~30mm,两块耳板上均设有螺栓孔,螺栓孔为多个,均匀分布设置在耳板上;
连接夹板也为两块,连接夹板也可采用长方形的钢板,连接夹板的厚度一般为12~18mm,两块连接夹板上也均设有螺栓孔,连接夹板上的螺栓孔也为均匀分布的多个,连接夹板上的螺栓孔与两块耳板上螺栓孔的位置相对应;
两块耳板的一侧边为焊接在对接钢管柱上的焊接边,使用时两块耳板设置在两块连接夹板之间,由两块连接夹板夹持通过螺栓使两块连接夹板将两块耳板固定连接成为一体结构。
上述连接装置中,在每个耳板的一角处设有作为定位标记的缺口,以方便焊接时辩别耳板的设置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钢构有限公司,未经中建钢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309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凝土墙体钢模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透光混凝土构件及其制造工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