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碱性黄土陡坡种植植物的糊状体微生物肥料及使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30808.0 | 申请日: | 2010-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703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发明(设计)人: | 马金山;李正平;窦永位;钟芳;秦伟志;张志勇;王万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市南北两山环境绿化工程指挥部;甘肃源岗农林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F17/00 | 分类号: | C05F17/00;A01C21/00 |
代理公司: | 兰州振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2102 | 代理人: | 张真 |
地址: | 730046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碱性 黄土 陡坡 种植 植物 糊状 微生物 料及 使用方法 | ||
1.一种用于碱性黄土陡坡种植植物的糊状体微生物肥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由以下组份组成:圆褐固氮菌液0.05%-0.08%;圆褐固氮菌(Azotobacter chroococcum),保藏号为CGMCC 3768;胶冻样芽孢杆菌液0.03%-0.05%,胶冻样芽孢杆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保藏号为CGMCC 3769,巨大芽孢杆菌液0.02%-0.04%,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保藏号为CGMCC 3770;红糖0.01%-0.03%,生活污泥10%-20%,水40%-60%,硫酸亚铁0.1%-0.3%,牛粪3%-8%,麦草秸5%-10%,保水剂0.1%-0.8%,骨粉1%-3%,木纤维2%-5%,腐植酸0.1%-0.5%,田园土15%-25%,三元复合肥0.01%-0.05%,无水硫酸钙0.2%-0.5%,抗碱性植物种籽0.002%-0.00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碱性黄土陡坡种植植物的糊状体微生物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活污泥指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或者食品厂、屠宰场产生的污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碱性黄土陡坡种植植物的糊状体微生物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是指农业浇地用水或地表水或河水或湖水或生活废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碱性黄土陡坡种植植物的糊状体微生物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水剂为改性淀粉。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碱性黄土陡坡种植植物的糊状体微生物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骨粉是指动物骨头粉成直径≤3mm的粉末。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碱性黄土陡坡种植植物的糊状体微生物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木纤维是指旧木材或树枝条加工成的直径≤1mm、长度≤50mm木材丝。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碱性黄土陡坡种植植物的糊状体微生物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元复合肥是指化肥磷酸二氢钾与尿素的比例为1∶2-3。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碱性黄土陡坡种植植物的糊状体微生物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碱性植物的种籽是指红柳或沙枣或芨芨或盐爪爪或冰草或四翅滨藜或白刺或上述的任意组合。
9.一种用于碱性黄土陡坡种植植物的糊状体微生物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为:
(1)首先将红糖0.01%-0.03%、生活污泥10%-20%、硫酸亚铁0.1%-0.3%、牛粪3%-8%混合搅拌均匀后,分为A、B、C三等份;
(2)在A份中加入圆褐固氮菌液0.05%-0.08%,搅拌均匀后放在地上,在25-28℃条件下发酵,发酵完成后,造成颗粒A;
(3)在B份中加入胶东样芽孢杆菌0.03%-0.05%,搅拌均匀后放在地上,在25-28℃条件下发酵,发酵完成后,造成颗粒B;
(4)在C份中加入巨大芽孢杆菌液0.02%-0.04%,搅拌均匀后放在地上,在25-28℃条件下发酵,发酵完成后,造成颗粒C;
(5)将以上三种颗粒A、B、C加入混合器,依次加入水40%-60%、麦草秸5%-10%、保水剂0.1%-0.8%、骨粉1%-3%、木纤维2%-5%、腐植酸0.1%-0.5%、田园土15%-25%、三元复合肥0.01%-0.05%、无水硫酸钙0.2%-0.5%、抗碱性植物种子0.002%-0.006%,搅拌混合均匀,生产出混合糊状体肥料。
10.一种用于碱性黄土陡坡种植植物的糊状体微生物肥料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为:先将被喷的碱性黄土陡坡平整好,将配制好的糊状体用高压泥浆泵喷施在碱性黄土陡坡表面,喷施厚度在100-150毫米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市南北两山环境绿化工程指挥部;甘肃源岗农林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兰州市南北两山环境绿化工程指挥部;甘肃源岗农林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3080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获取MBSFN子帧中下行控制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多功能课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