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耳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27548.1 | 申请日: | 2010-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590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杉森康雄;滋野安広 | 申请(专利权)人: | 星电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郭晓东;马少东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耳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与例如移动电话相连接并免提进行通话的耳机。
背景技术
一般的耳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具有听筒(earphone)和拾取从口发出的声音的话筒(microphone),但如果在噪音下使用,由于话筒将周围的噪音与从耳机使用者的口发出的声音一起拾取,因此存在对方难以听见耳机使用者的声音的问题。
于是,提出了通过不具有用于拾取从耳机使用者的口发出的声音的话筒来解决一般耳机问题的提案。例如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一种耳机,该耳机具有用于装戴在一侧耳朵上的听筒型的话筒和用于装戴在另一侧耳朵上的听筒,例如在专利文献3中记载一种耳机,该耳机具有内置扬声器带有麦克功能的听筒。
这样,不具有用于拾取从耳机使用者的口发出的声音的话筒的耳机,用听筒型的话筒或具有麦克功能的听筒来拾取耳机使用者发出声音时在耳内产生的声音(空气振动),因此几乎不拾取周围的噪音,对方易于听见耳机使用者的声音,而实现噪音环境下的清晰的通话。
专利文献1:JP特开2004-64537号公报;
专利文献2:JP特开2007-228344号公报;
专利文献3:JP特开2001-15729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耳机中,若是要得到与自然声音相近的发送声音信号这一点,拾取口所发出的声音比拾取耳内产生的声音更有利,特别是寂静的情况下,拾取口所发出的声音的话筒有效。
然而,基于上述背景技术,以前的耳机只能拾取口所发出的声音和耳内产生的声音中的一种,没有使用环境适应性。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耳机,该耳机具有一般的耳机功能(使用听筒和拾取口所发出的声音的话筒来通话的功能)和能拾取耳内产生的声音的功能,并能够简单对两功能进行切换,且具有使用环境适应性。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本发明1)的耳机具有:第一话筒,其拾取口所发出的声音;听筒麦克,其内置扬声器兼作为第二话筒,该第二话筒用于拾取在耳内产生的声音;模式切换开关电路,其进行第一通话模式和第二通话模式之间的切换;上述第一通话模式,是使上述第一话筒和上述听筒麦克的扬声器功能发挥作用的通话模式;上述第二通话模式,是使上述听筒麦克的话筒功能和扬声器功能发挥作用的通话模式。
另外,另一个的本发明(本发明2)的耳机具有:第一话筒,其拾取口所发出的声音;听筒麦克,其分别内置有扬声器和第二话筒,该第二话筒用于拾取在耳内产生的声音;模式切换开关电路,其进行第一通话模式和第二通话模式之间的切换;上述第一通话模式,是使上述第一话筒和上述听筒麦克的扬声器运行的通话模式;上述第二通话模式,是使上述听筒麦克的扬声器和第二话筒运行的通话模式。
根据本发明1或本发明2能提供以下的耳机:第一通话模式发挥一般耳机功能,第二通话模式发挥能拾取在耳内产生的声音的功能,因此具有一般耳机功能和能拾取在耳内产生的声音的功能,并且能够简单切换两功能,具有使用环境适应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本发明1的一实施方式的耳机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了图1的耳机的内部结构的剖面图。
图3是图1的耳机的听筒麦克的扬声器的剖面图。
图4是图1的耳机的蓝牙模块的概略框图。
图5是本发明2的一实施方式的耳机的主要部分剖面图。
图6是图5的耳机的蓝牙模块的概略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图4来针对本发明1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示出了本发明1的一实施方式的耳机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了图1的耳机的内部结构的剖面图。
如图1、图2所示,耳机1具有:耳机外壳(headset housing)2,第一话筒3,内置有扬声器4的听筒麦克5,用于进行耳机1的各种操作的多个开关按钮6,用于进行耳机1的各种状态显示的多个LED(Light EmittingDiode:发光二级管)7,用于将各LED7作为背光(back light)来显示耳机1的各种状态的透明或半透明的LED显示部8,包括安装在印刷电路基板9上的各种电路元件及集成电路而构成的蓝牙(Bluetooth:注册商标)模块10,充电电池11,充电用的连接器插口12(例如Mini-USB:Universal Serial Bu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星电株式会社,未经星电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275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