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角度选耕刀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25812.8 | 申请日: | 2010-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465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黄国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培禾小耕作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B33/10 | 分类号: | A01B33/10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陈继亮 |
地址: | 3158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角度 选耕刀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刀片,特别是一种可根据作业者需要而选择的多角度选耕刀。
背景技术
田园作业机的刀片,是该机关键工作部件,刀片的质量及功能,直接反映出该机在田园作业的工作质量,为此,以往的刀片有如下缺点:
1、功能单一,一般在田无作业是只能依靠该机的动力来调整浅耕或深耕,别无其它功能作业。
2、原刀片一般都采用铸钢成形,重量重,成本高,除此之外,拆装不便,并在作业中碰石头等硬质物质容易断裂等现象,不但影响田园作业的质量,特别对直接作业人员的工作安全,很难保证。
3、原刀片在刀轴及刀架上的固定都是用一片刀片用螺丝一片一片的在刀轴及刀架上拧紧,这样即不方便,又在作业时产生不安全的因素,因为在田园作业时,很难估计到哪个刀片的螺丝松动,造成刀片脱落,很不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具有多个功能、省料、省工的多角度选耕刀。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这种多角度选耕刀,包括刀片连接轴,在刀片连接轴上安装有左刀片和右刀片,左刀片的底部向外延伸至端部形成圆台状结构,左刀片的端部向外延伸形成与左刀片连为一体的一组不同形状的左刀角;右刀片的底部向外延伸至端部形成圆台状结构,右刀片的端部向外延伸形成与右刀片连为一体的一组不同形状的右刀角,左刀片和右刀片的底部固定相接在一起,左刀片和右刀片的端部之间形成一定的间距。
在左刀片和右刀片的底部均设有三个呈120°分布的铆钉孔,通过铆钉孔将左刀片和右刀片的底部铆接在一起。
所述左刀片和右刀片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的刀片通过特殊的热处理工艺处理、并用特殊钢板作为原材料加工成型。
本发明有益的效果:本发明属于对现有技术的一种创新,它通过一体型刀片、且刀片上具有不同形状、不同功能的刀角,这些功能如:碎土、除草、开沟起垄、深耕、浅耕,向前行走,还可以向后行走,可根据作业者需要而选择。此刀片通过特殊的热处理工艺处理、并用特殊钢板作为原材料加工成型,具有永不折断的质量功能,确保作业者安全,与原有刀片相比,更省料、更省工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右刀片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左刀片1,左刀角2,刀片连接轴3,右刀片4,右刀角5,铆钉孔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详细的介绍:
如附图所示,这种多角度选耕刀,包括刀片连接轴3,在刀片连接轴3上安装有左刀片1和右刀片4,所述的左刀片1和右刀片4通过特殊的热处理工艺处理、并用特殊钢板作为原材料加工一体成型。左刀片1的底部向外延伸至端部形成圆台状结构,左刀片1的端部向外延伸形成与左刀片1连为一体的十个不同形状的左刀角2;右刀片4的底部(A处)向外延伸至端部(B处)形成圆台状结构,右刀片4的端部向外延伸形成与右刀片4连为一体的十个不同形状的右刀角5。在左刀片1和右刀片4的底部均设有三个呈120°分布的铆钉孔6,通过铆钉孔6将左刀片1和右刀片4的底部铆接在一起,左刀片1和右刀片4相对设置,在二者端部之间形成一定的间距,防止左刀角2和右刀角5发生干涉情况,左刀角2和右刀角5采用不同形状、不同功能的刀角。
本发明具有下列独特功能及优点:
1、该刀片唯一独特优点是一体型,并有十个不同形状的刀角为一片刀片,两片组成一个组合,分右刀片、左刀片,装在刀片连接轴上,用铆钉固定即可,无需使用一个螺丝。
2、因该刀片用特殊钢板成形,再通过特殊的热处理工艺处理,为此该刀片有永不折断的质量功能,确保作业者安全。
3、该刀片具有多个功能,如:碎土、除草、开沟起垄、深耕、浅耕,向前行走,还可以向后行走,可根据作业者需要而选择。
4、该刀片与原有刀片相比,具有省料、省工、归根结底更省钱。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不论在其形状或材料构成上作任何变化,凡是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结构设计,都是本发明的一种变形,均应认为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培禾小耕作机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培禾小耕作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258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