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立井井筒吊桶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23230.6 | 申请日: | 201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987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1 |
发明(设计)人: | 钱乔国;黄家贫;杨益明;王家星;马智民;钟习九;曹友臣;郑国青;史俊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第五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7/04 | 分类号: | B66B17/04;B66B17/10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 32220 | 代理人: | 周爱芳 |
地址: | 22101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井 井筒 吊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乘人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立井井筒吊桶。主要用于矿井建设井筒装备安装施工期间人员上下井和小型构件垂直运输用。
背景技术
目前立井井筒装备安装施工期间,要利用吊桶进行上下人员、小型物料的垂直运输工作。传统的吊桶是:立井井筒开凿期间,提升矸石,升降人员和材料的主要容器,存在如下弊端:
1、对于直径D=1000mm的吊桶,吊桶底部至桶口高H=1150mm,人员上下吊桶比较费力。
2、在往吊桶内装卸小型构件时费力费时,容易碰伤构件,且费力。
3、危险性大,主提钩头如下落过快,容易发生倾斜甚至歪倒,使吊桶内人员或物料构件倒出,发生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已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立井井筒吊桶,可以进行升降人员和材料,既省力又安全。且施工方便、省力、并且安全性能高。
本发明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立井井筒吊桶,包括吊桶筒体,吊桶筒体由下框架、上框架、固定在下框架上的底板和两端固定在下框架和上框架上的桶身组成;在吊桶筒体的外周对称分布安装有4根框架槽钢,框架槽钢的上端有吊挂孔用于吊挂用;在桶身上开有一个门,门上固定有可以开启的门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传统的吊桶上下人员和物料费力费时易出事故的缺陷,使用时既快又省力,安全有保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上、下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图5是保护罩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俯视图;
图7是框架槽钢结构示意图;
图8是门帘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框架,2、桶身,3、门帘,31、滑道,32、横担,33、吊链,34、套筒,35、挂钩,4、上框架,5、保护罩,6、框架槽钢,61、吊挂孔,7、底板,8、观察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立井井筒吊桶包括吊桶筒体,吊桶筒体由下框架1、上框架4、固定在下框架1上的底板7和两端固定在下框架1和上框架4上的桶身2组成;在吊桶筒体的外周对称分布安装有4根框架槽钢6,框架槽钢6的上端有吊挂孔61;在桶身2上开有一个门,门上固定有可以开启的门帘3。为提高安全性,在吊桶筒体的顶部还安装有弧形保护罩5。
如图3、图4所示,下框架1和上框架4为圆形,采用槽钢14b经弯曲机加工成外径D=1000m的圆形,接缝处焊接,框架内槽钢在框架圆形加工成形后,与之焊接。底板采用6mm钢板加工成D=1000m的圆形,并与下框架1焊接。保护罩加工成图5和图6所示的圆弧形,焊接在上框架4上。
桶身2用6mm钢板加工,采用卷板机加工成内径d=1000m的圆筒形,接缝处焊接,并割出门孔洞和观察孔8。下框架1和上框架4与桶身2是采用断续焊接连接组装成一体。
如图7所示框架槽钢6上端向内弯曲,其上有吊挂孔61。框架槽钢6与桶身及上、下框架焊接。吊挂孔61用于穿钢丝绳,通过钢丝绳与主提升钩头连接。
如图8所示,门帘3由固定在门两侧的滑道31、安装在滑道上可以沿滑道31上下滑动的若干横担32及将若干横担32连接起来的至少两条吊链33组成。横担32为金属硬质杆,其两端固定有内径大于滑道31外径的套筒34,套筒34套装在滑道31上。在门帘3的上面还装有用于挂门帘的挂钩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第五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煤第五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232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添加剂K30的复合肥
- 下一篇:一种电梯门锁装置及电梯轿门的锁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