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重烃灵活加氢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22427.8 | 申请日: | 2010-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117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方向晨;胡长禄;韩照明;贾丽;杨涛;郑振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0G65/04 | 分类号: | C10G65/04 |
代理公司: | 抚顺宏达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2 | 代理人: | 李微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灵活 加氢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重烃灵活加氢方法,特别是采用沸腾床技术进行劣质重油、渣油等重烃原料的加氢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重质原油的大力开发和世界范围内石油产品需求结构的变化,市场对轻质燃料油的需求持续快速增长和对重质燃料油的需求迅速减少,重油的深加工技术已经成为炼油工业发展的重点。重油加氢技术是既可满足目前的环保要求,又能最大限度实现重油轻质化的最有效的加工方法。重油加氢技术根据使用的催化剂床层不同又可以分为固定床加氢、悬浮床加氢、移动床加氢和沸腾床加氢等。到目前为止,沸腾床加氢技术由于使用催化剂在线加排技术,具有原料适应性广,操作周期长,操作灵活等特点,使得该技术迅速发展,但催化剂的在线加排系统投资成本高,操作工艺复杂,同时沸腾床反应器频繁的在线加排催化剂增加了操作难度,容易造成反应器内物流组成和流动状态的波动,增加了整个沸腾床装置的操作难度,另外由于沸腾床反应器内气固液物流处于全返混状态,所以在线加入的新鲜催化剂与已经失活或部分失活的催化剂均匀混合,当进行失活催化剂在线排放时,使部分仍具有催化活性的催化剂与失活催化剂同时从反应器的催化剂排出管线排出,不能有效利用催化剂的活性,浪费了资源。如何既能保证装置长周期运转,又能简化操作过程并能保证最终的产品质量,为下游装置提供优质进料或生产合格产品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重要问题。
US.pat.No.RE 25,770中描述了沸腾床工艺的具体步骤:原料油和氢气从反应器底部进入,通过一个分布板及其上的分配器使气液分布均匀,利用上升的液流使催化剂床层膨胀,并保持良好返混,实现等温反应和降低压降。用一台离心泵将一部分产品循环以提供足够的液体量使催化剂床层膨胀。在反应器顶部设循环杯将循环液体中气体分离出来以减少气体夹带。每日从反应器顶部补充和反应器底部排放少量的催化剂以维持一定活性,因而不必停工更换催化剂。该专利采用催化剂在线加排系统进行沸腾床反应器新鲜催化剂加入和反应后失活催化剂排除,该操作模式增加投资和操作成本,并增加了操作难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重烃灵活加氢工艺方法,本发明方法采用备用沸腾床反应器与在线沸腾床反应器切换的操作模式加工重烃原料,既可以保持沸腾床反应器的技术优势,又可以省去沸腾床反应器的在线加排系统,同时保证产品性质满足预定的指标要求,并且简化工艺流程,易于操作。
本发明的重烃灵活加氢方法包括:采用两个串联的沸腾床反应器进行重烃原料的加氢转化,反应器中顺次装填加氢脱金属、加氢脱硫催化剂,当某个反应器中的催化剂活性显著降低时,将该反应器从整个沸腾床加氢工艺流程中切出,同时切换备用的装有与之相同催化剂的反应器继续进行加氢操作,保证装置的连续运转。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重烃灵活加氢方法,所述切出的沸腾床反应器卸出失活催化剂,然后装填与另一个反应器中相同的新鲜催化剂。所述的催化剂活性显著降低是指该反应器中的催化剂的活性不能满足下游反应器或装置的进料指标要求。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重烃灵活加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加氢处理条件下,重烃原料与氢气的混合物依次通过两个串联的沸腾床反应器A和B,所述的反应器A和反应器B中分别装填加氢脱金属催化剂和加氢脱硫催化剂;
(2)当反应器A内的催化剂活性显著降低时,将反应器A从沸腾床加氢工艺流程中切出,同时切入装有相同催化剂的备用反应器C继续进行反应;切出的反应器A卸出失活的沸腾床催化剂,并装填新鲜沸腾床催化剂,反应器A准备就绪后,即切入工艺流程中,并切出反应器C;
(3)切出的反应器C卸出失活的沸腾床催化剂,并装填与反应器B相同的沸腾床催化剂;
(4)当反应器B的催化剂活性显著降低时,切入装有相同催化剂的反应器C,同时切出反应器B;切出的反应器B卸出失活的沸腾床催化剂,并装填新鲜沸腾床催化剂,反应器B准备就绪后,切入工艺流程中,同时切出反应器C;
(5)切出的反应器C卸出基本失活的沸腾床催化剂,并装填与反应器A相同的沸腾床催化剂;
(6)重复步骤(3)至(5)1~10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224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