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门底自动密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21548.0 | 申请日: | 2010-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520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发明(设计)人: | 赵年高;蒋民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年高 |
主分类号: | E06B7/215 | 分类号: | E06B7/215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 33107 | 代理人: | 蔡正保;张智平 |
地址: | 317005 浙江省台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密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密封门底缝隙的装置,特别是一种门底自动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门是分隔户外和室内的界限,使用中为了保证门的轻松启闭,门底的缝隙是不可避免的。这些缝隙也同时成为户外空气(盛夏的热气、寒冬的冷风)、灰尘、噪音、杂光甚至老鼠虫害侵入室内的通道。当发生火灾时,有毒的烟气、异味也会由门与地面之间的缝隙进入,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人们发明了密封门底缝隙的装置,例如,中国专利文献曾公开了一种内装升降式门底自动密封条【中国专利号:ZL03257879.2;授权公告号:CN2625544Y】,包括设有外壳,上滑块、下导块、曲簧、前顶块、后顶块、密封压板、柔性密封条,还设有驱动组件,其柔性密封条镶入密封压板内,密封压板又镶入外壳内,并可在外壳内上下移动,密封压板和外壳分别对应设有滑道,驱动组件、上滑块、前顶块和后顶块均设置于外壳的滑道内;下导块设置于密封压板的滑道内;其中驱动组件、上滑块在滑道内为滑动设置,前顶块和后顶块在滑道的一侧内为固定设置;设置于外壳滑道内的上滑块是通过曲簧与设置于密封压板滑道内的下导块相连接。
上述的内装升降式门底自动密封条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门缝隙的密封,但还存在以下缺点:该装置通过多组机械传动结构操作柔性密封条的动作进行密封,其部件繁多、结构复杂、成本高,在频繁使用下传动结构中的弹性件易损坏或失效,大大缩短了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磁性作用力驱动密封条升降的门底自动密封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门底自动密封装置,包括呈条状的壳体,壳体具有开口朝下的空腔,空腔的两端均固设有能够遮挡端口的挡盖,上述的空腔内设置平行于壳体的条形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腔顶部设有一根能相对于壳体平行滑动的变位杆,该变位杆是通过一设于所述的变位杆处的驱动件来带动的,在上述的变位杆与所述的密封组件之间还设有一个利用磁性作用力通过滑动上述变位杆的位置来带动密封组件升降的升降结构。
本门底自动密封装置中的变位杆的长度小于壳体的长度,变位杆在驱动件的带动下平行壳体滑动至一端的极限,其导致升降结构产生磁性斥力,从而将位于空腔下部的密封组件由空腔的开口推出壳体外;当变位杆在驱动件的带动下平行壳体滑动至另一端的极限,其导致升降结构产生磁性吸力,从而将伸出壳体的密封组件复位至空腔内的下部。
在上述的门底自动密封装置中,所述的升降结构包括若干组磁性组件,所述的各组磁性组件通过上述变位杆移位后能产生同一方向的磁性作用力。变位杆滑动至任一端,各组磁性组件同时产生统一的吸附磁性或者排斥磁性;产生吸附力或排斥力的大小由磁性组件的组数决定,即数量多作用力大,数量少作用力小。
在上述的门底自动密封装置中,所述的每组磁性组件包括固设于变位杆上且底端极性相反的磁铁一、磁铁二和设于上述的密封组件的顶侧的磁铁三,所述的磁铁一或磁铁二中的其中一个磁铁处于与所述的磁铁三正对的位置,且通过移动所述的变位杆改变位置可以使另一个磁铁处于与所述的磁铁三正对的位置。每组磁铁一与磁铁二均按相同的次序左右排列,变位杆能滑动至左端或右端并在滑动后定位,从而实现磁铁三能交替与磁铁一、磁铁二的位置正对,易于产生稳定的吸附磁性或者排斥磁性。
在上述的门底自动密封装置中,所述的驱动件包括螺纹连接于变位杆一端的顶杆和变位杆另一端处的弹簧,上述顶杆能够穿出对应端的挡盖,上述弹簧的一端抵靠挡盖,另一端抵靠变位杆;所述的磁铁一靠近上述弹簧的端侧且能与磁铁三产生吸引力,所述的磁铁二靠近上述顶杆的端侧且能与磁铁三产生排斥力。当顶杆受外力按压时,顶杆推动变位杆轴向滑动并压缩其端部抵靠的弹簧,当顶杆全部移动入空腔内后,变位杆滑动至左端极限,靠近顶杆的磁铁二与磁铁三正对并产生斥力降下密封组件;当顶杆不受外力时,弹簧的压缩弹力推动变位杆轴向滑动并推出顶杆进行复位,变位杆滑动至右端极限,靠近弹簧的磁铁一与磁铁三正对并产生引力升起密封组件。
在上述的门底自动密封装置中,所述的顶杆上固设有限位块,限位块能与对应端的挡盖的内侧壁相抵靠。限位块通过螺纹连接套设在顶杆上,当在弹簧力作用下,顶杆向外侧平移至右端极限位置时,限位块外侧面恰与挡盖的内侧壁相抵靠,从而限定右端极限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年高,未经赵年高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215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高效的气动马达
- 下一篇:一种校正构件垂直度的斜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