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向开机柜门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21309.5 | 申请日: | 2010-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887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英特赛电子安全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2 | 分类号: | H05K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神州华茂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58 | 代理人: | 王宏星 |
地址: | 31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向 开机 柜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机柜,特别涉及一种通信机柜用双向开机柜门。
背景技术
在通信机房中工作过的人都知道,机房中是机柜遍布,留下的空间不是很多的。通常使用的机柜门都是单向开启,这就给机房布局设计带来一个难题,就是必须考虑机柜门的位置及打开方向,要预留出足够的空间。在相当多的机房设计中,这并不是一个容易解决的问题。而通常的双向开门,结构比较复杂,造价比较高,又不是机房设计人员愿意采用的首选。
发明内容
为弥补上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利用门锁的栓轴兼当门轴的双向开机柜门。
本发明双向开机柜门,包括门框和门板,其中,所述门框包括上框、下框和边框,上框下框超出边框表面;所述门板安装在边框外,包裹在上框和下框之间;门板两侧设有门锁,门锁的栓轴为两段式,上下分动可以分别伸出门板上下边,探入到上框和下框中,栓轴的上下段同轴,锁上后兼作门轴。
所述门锁为扳扣式,门锁面板上方设有扳扣,下方设有钥匙锁,面板后设有锁体,锁体内两侧设有两个上下贯穿的长方槽,其内分设上动滑条和下动滑条,上动滑条和下动滑条为多折弯形,上动滑条连接上拴轴,下动滑条连接下拴轴。
所述栓轴端部设有连接体,上面设有若干调节孔,滑条和拴轴之间设有调节板。
所述门板两侧设有垂直的内框架,所述门锁和拴轴安装在内框架外侧,一边安装一套。
本发明双向开机柜门,门锁的栓轴兼作门轴,且一边一个,随时可以以未打开的栓轴为轴开启门板,转换开门方向非常容易;且扳扣式门锁在锁死状态上没有任何伸出物,门板前面可视为平板一块,对于机柜比较密集的机房,占用空间最小;门锁上的钥匙锁避免了任何无意的误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双向开机柜门开启状态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双向开机柜门开启状态侧视图;
图3是门锁和拴轴的示意图;
图4是门锁的放大图;
图5是门板的前视图;
图6是门板的横剖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双向开机柜门作详尽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双向开机柜门开启状态立体图;图2是开启状态侧视图。
本发明双向开机柜门,包括门框和门板5,门框由上框1、下框2和两根边框3,上框1下框2超出边框3表面;门板5安装在边框3外,包裹在上框1和下框2之间;门板5两侧设有门锁6,门锁6的栓轴7为两段式,上下分动可以分别伸出门板5上下边,探入到上框1和下框2相应的孔中中,栓轴7的上下段7a、7b同轴(见图3),锁上后兼作门轴。
门锁6为扳扣式,门锁6面板上方设有扳扣6a,下方设有钥匙锁6b,面板后设有锁体6g,锁体6g内两侧设有两个上下贯穿的长方槽6e、6f,其内分设上动滑条6c和下动滑条6d,上动滑条6c和下动滑条6d为多折弯形,上动滑条6c连接上拴轴7a,下动滑条6d连接下拴轴7b(见图3、图4)。相外扳动扳扣6a,上动滑条6c和下动滑条6d分别向下向上运动,拉动上拴轴7a、下拴轴7b各向下上运动,缩回门板5内,门锁开启;反之按回扳扣6a,上下拴轴7a、7b伸出门板5,将门锁死。钥匙锁6b的设置可以防止无意的开启和非允许的开启。
上下栓轴6a、6b端部设有连接体7c、7d,上面设有若干调节孔,滑条6c、6d和连接体7c、7d之间设有调节板7e、7f(见图3、图4)。调节孔和调节板7e、7f是调整栓轴7e、7f的伸出长度,通常调整到相同的长度。
门板5两侧设有垂直的内框架4,门锁6和拴轴7安装在内框架4外侧,一边安装一套(图5、图6)。如果打开左边的门锁,保持右边的门锁锁死状态,门板5可以向右开启;如果打开右边门锁,保持左边门锁的锁死状态,门板即可向左开启;同时打开两侧门锁,即可卸下门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英特赛电子安全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宁波英特赛电子安全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213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烤炉或烤架用燃气燃烧器
- 下一篇:动态背光控制的适应性步进控制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