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动冰面健身车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20103.0 | 申请日: | 2010-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853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刘思思;张朝辉;方顺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B13/00 | 分类号: | B62B13/00;B62M1/14;A63B2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动 健身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动冰面健身车。
背景技术
冰面健身运动是冬季里最受人们欢迎的户外体育运动之一。冰面健身车自问世以来,由于它的趣味性、娱乐性、健身性和易操作性等优点受到广大游人和冰上运动爱好者的欢迎,近年来在中国北方各大冰雪娱乐健身场所流行开来,成为人们在寒冷季节进行运动健身和体验冰面自由滑行乐趣的一个选择。
冰面健身车大多以现有自行车为原型,通过零部件的替换进行改造,使用传统的腿部驱动方式为健身车的行驶提供动力。然而,对于一些腿部不方便的冰上运动爱好者来说,在冰面自由滑行几乎成为他们难以实现的梦想。
在中国,因车祸、工伤或其他意外造成下肢伤残者每年约新增50万人,他们出行不便,在体育健身和精神娱乐等方面的要求更难以实现。他们亟需全社会的关爱,不仅在物质生活方面,还应在精神生活层面上给予更多的关怀。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腿部不便的健身者在健身过程中用手臂驱动健身车,使健身车在冰面自由滑行。健身者在锻炼过程中体验冰面滑行的愉悦。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手动冰面健身车,它将现有的冰面健身车驱动方式由脚动改为手动。它包括:车架组成、车椅组件、转向组件、制动组件、后轮组件、驱动部分。
驱动部分包括:手摇柄、主动轴、主动链轮、第一支撑架、中转轴、第一中转链轮、第二中转链轮、从动链轮、主动链条、从动链条、后轴、后轮、第二轴承、中转轴轴承、第一轴承、第二轴套、第二支撑架、第一轴套。
主动链轮与主动轴键连接,所述的主动链轮一端穿过第二轴套安装在第二支撑架中第二轴承中,所述的主动链轮另一端穿过安装在第一支撑架中第一轴承中,第二支撑架和第一支撑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支撑平台上;主动轴两端分别安装手摇柄。
中转轴通过中转轴轴承安装在中转支架上,中转轴两端分别安装第一中转链轮和第二中转链轮,主动链轮通过主动链条与第一中转链轮相连接。
后轴安装在车架的后叉上,后轮和从动链轮安装在后轴上,第二中转链轮通过从动链条与从动链轮相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手动冰面健身车以手臂驱动为健身车的行驶提供动力,使得腿部不便的人们可以轻松体验到冰上自由滑行的乐趣,同时也起到锻炼肢体肌肉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手动冰面健身自行车主视图。
图2是手动冰面健身车车架组成的三维视图。
图3驱动部分的主视图。
图4驱动部分的三维视图。
图5主动轴组件结构图。
图6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和支撑平台结构图。
图7中转轴组件结构图。
图中:手摇柄1、主动轴2、主动链轮3、第一支撑架4、转向杆5、支撑平台6、前柱7、主动链条8、制动拉杆9、脚踏杆10、中转支架11、中转轴12、第二中转链轮13、转向冰刀14、从动链条15、制动齿纹冰刀16、平衡架17、保护架18、从动链轮19、后轴20、后轮21、后叉22、后柱23、车椅24、扶手25、第一中转链轮26、第二轴承27、中转轴轴承28、第一轴承29、第二轴套30、第二支撑架31、第一轴套32。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手动冰面健身车,见图1、2,它将现有的冰面健身车驱动方式由脚动改为手动。它包括:车架组成、车椅组件、转向组件、制动组件和后轮组件、驱动部分。
车架组成由支撑平台6、前柱7、脚踏杆10、中转支架11、平衡架17、保护架18、后叉22、后柱23组成,后叉22安装在后柱23上,与前柱7固定连接并安装在保护架18上,保护架18底部安装平衡架17,支撑平台6、脚踏杆10和中转支架11安装在前柱7上。
后柱23上方安装车椅组件,其包括车椅24和扶手25。
前柱7上安装着转向组件,转向组件由转向杆5和转向冰刀14组成,转向冰刀14安装在转向杆5下端。
后轮组件安装在后叉22上,其间用链条连接。
制动组件由制动拉杆9和制动齿纹冰刀16连接而成,安装在保护架18的中部。
驱动部分,见图3、4,它包括:手摇柄1、主动轴2、主动链轮3、第一支撑架4、中转轴12、第一中转链轮26、第二中转链轮13、从动链轮19、主动链条8、从动链条15、后轴20、后轮21、第二轴承27、中转轴轴承28、第一轴承29、第二轴套30、第二支撑架31、第一轴套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201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式组合浮台
- 下一篇:用于形成绝缘体上半导体器件的改进衬底组合物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