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消毒液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18321.0 | 申请日: | 2010-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623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0 |
发明(设计)人: | 吴岗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岗 |
主分类号: | A61K33/18 | 分类号: | A61K33/18;A61K47/32;A61P31/04;A61P17/00;A61P17/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兴科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60 | 代理人: | 王翀 |
地址: | 518083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消毒液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无机有效成分的医用配制品、碘及其化合物,尤指一种消毒液。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市场上最流行的清毒液是含碘消毒液,以碘酒为多,众所周知,碘属卤族,它具有两面性,就象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具有卤族元素共有的强氧化特性,对细菌病毒有着强大的杀灭能力,属于高效消毒元素。另一方面它又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和刺激性,只能用于皮肤消毒,不能用于黏膜和伤口消毒,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对人体或动物体造成伤害。一直以来,人们都没有办法把碘的两面性处理到一个最理想的状态,即:杀菌效力与安全性都达到最大化。而且一般碘酒的有效碘含量都在2%以上,这对于越来越紧缺的碘资源的耗用是很不合适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杀菌效力强、安全性高、稳定性好,且腐蚀性和刺激性低、能用于皮肤、黏膜和伤口消毒且有效碘含量低的消毒液。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消毒液,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组份如下:
1)碘0.1%~1.0%;
2)聚乙烯吡咯烷酮0.4%~4.0%;
3)碘化钾:0.03%~0.3%;
4)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02%~0.2%;
5)纯化水94.50%~99.45%。
该组份把基本不具备杀菌活性的碘分子激活为有效杀菌因子,这样既大大提高了杀菌效力,又避免了碘元素的浪费,是一种杀菌效力强、安全性高、稳定性好,且腐蚀性和刺激性低、能用于皮肤、黏膜和伤口消毒且有效碘含量低的消毒液。还能克服了一般碘消毒液黄、粘、泡的缺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1)碘0.1%:
2)聚乙烯吡咯烷酮0.4%;
3)碘化钾:0.03%;
4)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02%;
5)纯化水99.45%。
将上述组份混合后充分搅拌制成药液,实验室试验,作用7份钟,对大肠杆菌杀灭率为99.94;对白色念珠菌杀灭率为99.99;对金黄色萄萄球菌的杀灭率为99.95;作用时间1分钟,对手皮肤表面自然菌的杀灭率为99.76。其杀菌效果优于2%碘酒,涂于皮肤、黏膜和伤口,未发现有不适。
实施例二:
1)碘0.5%;
2)聚乙烯吡咯烷酮2.0%;
3)碘化钾:0.15%;
4)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1%;
5)纯化水97.25%。
将上述组份混合后充分搅拌制成药液,实验室试验,作用7份钟,对大肠杆菌杀灭率为99.93;对白色念珠菌杀灭率为99.95;对金黄色萄萄球菌的杀灭率为99.97;作用时间1分钟,对手皮肤表面自然菌的杀灭率为99.75。其杀菌效果优于2%碘酒,涂于皮肤、黏膜和伤口,未发现有不适。
优选实施例三:
1)碘1.0%;
2)聚乙烯吡咯烷酮4.0%;
3)碘化钾:0.3%;
4)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2%;
5)纯化水94.5%。
将上述组份混合后充分搅拌制成药液,实验室试验,作用7份钟,对大肠杆菌杀灭率为99.95;对白色念珠菌杀灭率为99.99;对金黄色萄萄球菌的杀灭率为99.96;作用时间1分钟,对手皮肤表面自然菌的杀灭率为99.77。其杀菌效果优于2%碘酒,涂于皮肤、黏膜和伤口,未发现有不适。
以上实施例对雌雄性SD种大鼠进行急性经口性试验,经口LD50>5000mg/kgBW,属于实际无毒级。亚急性毒性试验未见到有害作用大于1000mg/kgBW;未见对大鼠亚急性(30d)经口毒性的主要靶器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岗,未经吴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183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