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唐菖蒲营养肥的配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18117.9 | 申请日: | 201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954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刘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飞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02;C05F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唐菖蒲 营养 配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唐菖蒲营养肥,特别是一种唐菖蒲营养肥的配制方法。属于花卉种植和栽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唐菖蒲原种产于南非,世界各地普遍栽培,主要生产国为美国、荷兰、以色列及日本等,唐菖蒲为重要的鲜切花,可作花篮、花束、瓶插等,可布置花境及专类花坛,矮生品种可盆栽观赏,其经济价值十分可观。
目前,人们在盆栽或大棚栽培唐菖蒲时,一般都是使用鸭血粉、大粪为主要原料作为唐菖蒲的营养肥。由于唐菖蒲性喜肥沃深厚的砂质土壤,要求排水良好,不宜在黏重土壤易有水涝处栽种,又因多数栽培唐菖蒲的栽培户对唐菖蒲的生长规律及营养要求等方面了解较少,加之所施肥料中缺少一定的营养成分,易造成唐菖蒲花蕾产量低,经济价值少,开花少,开出的花蕾小,花蕾易脱落,生长缓慢,易引发多种病虫害及植株死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无污染,效果好,造价低,适合唐菖蒲快速生长,防病性能好的一种唐菖蒲营养肥的配制方法,克服上述所施肥料中缺少一定的营养成分,易造成唐菖蒲花蕾产量低,经济价值少,开花少,开出的花蕾小,花蕾易脱落,生长缓慢,易引发多种病虫害及植株死亡的缺陷。
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唐菖蒲营养肥的配制方法,它是由:苦楝树叶粉6%-8%、大蒜头粉2%-4%、茶枯粉3%-5%、雷公藤粉2%-4%、干鸭粪7%-9%、干兔粪6%-8%、油菜秸粉11%-13%、鸡血粉9%-11%、鸭血粉2%-4%、高梁饼粉4%-6%、棉籽壳粉8%-10%、芝麻饼粉1%-3%、葵花子粉18%-20%、荞麦皮粉6%-8%、骨粉0.2%-0.4%、多种维生素0.1%-0.3%、松针粉0.1%-0.3%、川贝母粉0.2%-0.4%,所述的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
按比例取上述物质全部组成一起放入搅拌机中搅拌280分钟,取出后全部放入2%的颗粒粉碎机中粉碎,然后全部取出倒入发酵池中堆成堆,用厚塑料布盖紧压实,封闭式发酵90小时,进行第一次翻堆,翻堆时加入1∶0.3的大粪水,一边翻堆一边泼大粪水,翻堆时应该做到下面的向上翻,里面的向外翻,外面的向里翻,上面的向下翻,大粪水要求泼洒均匀,翻堆后应及时用厚塑料布盖死压实,继续发酵90小时,保持发酵温度65℃以上,以后每90小时翻堆一次,每次翻堆都要加入1∶0.3的大粪水,要求都要做到上层翻到下层、内层翻到外层,下层翻到上层,外层翻到内层,连翻堆5次即可。将发酵好的唐菖蒲营养肥放入一个高12公分、宽8公分的圆形模具合中打成营养肥块,要求打出的营养肥块一定要压紧,砸实、手拿不易碎为准,即可成合格唐菖蒲营养肥。
有益效果: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配制出的唐菖蒲营养肥污染率低,营养肥中所产生的大量有益微生物及营养肥所含的各种有机肥都能满足唐菖蒲的生长发育需求。加之配方中添加了骨粉、多种维生素、松针粉、川贝母粉等药物,对防治唐菖蒲的枯萎病、白粉病、蝗类、叶斑病等具有良好的预防和杀菌作用。加之配方中所含的各种营养成分,促使生长出来的唐菖蒲叶肥、厚嫩、生长浓密、生长力强、接收光度好、花冠色彩丰富,穗状花序挺拔,又似燃烧的火花,鲜艳夺目、景观效果极佳,达到了本发明的目的。该发明培养出来的营养肥费用低廉,原材料易取,配制及配备方法简单,配料中的多种营养素含量丰富,促使唐菖蒲生长发育快、生长力强、防病性能好、开出的唐菖蒲个头大,朵朵鲜艳诱人,有效的克服了上述所施肥料中缺少一定的营养成分,易造成唐菖蒲花蕾产量低,经济价值少,开花少,开出的花蕾小,花蕾易脱落,生长缓慢,易引发多种病虫害及植株死亡的缺陷。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苦楝树叶粉6%、大蒜头粉4%、茶枯粉3%、雷公藤粉4%、干鸭粪7%、干兔粪8%、油菜秸粉11%、鸡血粉11%、鸭血粉2%、高梁饼粉6%、棉籽壳粉8%、芝麻饼粉3%、葵花子粉18%、荞麦皮粉8%、骨粉0.2%、多种维生素0.3%、松针粉0.1%、川贝母粉0.4%,所述的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飞,未经刘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181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羟基苯甲醛的合成方法
- 下一篇:有机磺化物生产废水中硫酸和硫酸钠分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