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准确分析油状防结剂中磷酸酯含量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17823.1 | 申请日: | 2010-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158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王仁宗;沙淮丽;刘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富邦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唐正玉 |
地址: | 4324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准确 分析 油状 防结剂中 磷酸酯 含量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准确分析油状防结剂中磷酸酯含量的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油状防结剂中采用动植物油脂和脂肪胺、脂肪酸烷基磷酸酯等表面活性剂改性而成。烷基磷酸酯表面活性剂具有优良的抗静电、润湿、增溶、乳化等特性,其生物降解性、热稳定性、耐碱性等都优于一般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目前烷基磷酸酯中单酯、双酯及游离磷酸含量的测定方法有:混合指示剂法、核磁共振法、乙醇作溶剂的电位滴定法,最常见的是电位滴定法。该方法的原理是:依据烷基磷酸酯的电位滴定曲线有3个突跃处,第1次突跃处出现在PH=4.5~5.5,第2次突跃处出现在PH=9~10,加氯化钙后,第3次突跃仍然出现在PH=9~10,根据3次突跃所消耗的氢氧化钾溶液的体积Va、Vb、Vc与各组分的关系从而计算出磷酸酯中单酯、双酯和游离磷酸的含量。
具体操作:精确称取1-3g试样(精确至0.0002g)于烧杯中,加入20ml热乙醇(95%)溶解,再加适量水,置于电磁搅拌器上,用氢氧化钾标准溶液边滴定边搅拌,分别记下消耗的氢氧化钾标准溶液[c(KOH)=0.1mol/L]的体积,Va、Vb、Vc.根据计算公式:
单酯(%)=(Vb-Vc)×10-3×CKOH×M单/m
双酯(%)=(Va-Vb)×10-3×CKOH×M双/m
游离磷酸(%)=Vc×10-3*CKOH×M酸/m
式中Va——滴定开始至第1突跃点消耗氢氧化钾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b——第1和第2突跃点之间消耗氢氧化钾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c——第2和第3突跃点之间消耗氢氧化钾标准溶液的体积,ml;
c——氢氧化钾标准溶液的实际浓度,mol/L;
M单——单烷基磷酸酯的摩尔质量,g/mol;
M双——双烷基磷酸酯的摩尔质量,g/mol;
M酸——游离磷酸的摩尔质量,g/mol;
m——试样的质量,g;
该分析方法耗时长,滴定过程中伴有沉淀产生造成误差大,操作步骤和计算公式繁琐,准确率不高。油状防结剂中含有脂肪酸,电位滴定法中使用的氢氧化钾标准溶液同时分析脂肪酸酸值。如果用此法检测油状防结剂中磷酸酯的含量,由于脂肪酸的干扰存在很大的误差,甚至造成数据的错误。综上所述,此法不能准确分析油状防结剂中磷酸酯含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准确的油状防结剂中磷酸酯含量的分析方法,不需要复杂的实验设备,操作简单,可以作为实验室常规的在线分析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一种测定油状防结剂中磷酸酯含量的分析方法,将磷酸酯转化成水溶性的正磷酸盐,通过分析五氧化二磷的含量实施,具体操作步骤:
(1)、磷酸酯标样的溶解:准确称取m克磷酸酯标样,置于凯氏瓶中,首先加8mL质量分数为65%-68%的分析纯硝酸煮沸,冷却后再加8mL质量分数为65%-68%的分析纯硝酸、3.0mL质量分数为98%的分析纯硫酸和3.0mL质量分数为70%-72%的分析纯高氯酸,放置在电炉上低温消煮,然后提高炉温,直到溶液变成无色或淡黄色,继续煮沸至冒白烟,把防结剂中的磷酸酯转化为水溶性正磷酸盐。
(2)、磷酸酯标样中五氧化二磷的分析:用国家标准方法《GB/T1871.1-1995磷矿石和磷精矿中五氧化二磷含量的测定》,分析出水溶性正磷酸盐中五氧化二磷的含量,即为磷酸酯标样中五氧化二磷的含量A;
(3)、油状防结剂样品的溶解:准确称取ng油状防结剂置于凯氏瓶中,首先加8mL质量分数为65%-68%的分析纯硝酸煮沸,冷却后再加8mL质量分数为65%-68%的分析纯硝酸、3.0mL质量分数为98%的分析纯硫酸和3.0mL质量分数为70%-72%的分析纯高氯酸,放置在电炉上低温消煮,然后提高炉温,直到溶液变成无色或淡黄色,继续煮沸至冒白烟,把防结剂中的磷酸酯转化为水溶性正磷酸盐;
(4)、油状防结剂中五氧化二磷的分析:用国家标准方法《GB/T1871.1-1995磷矿石和磷精矿中五氧化二磷含量的测定》,分析出正磷酸盐中五氧化二磷的含量,即为油状防结剂中五氧化二磷的含量B;
(5)、油状防结剂中磷酸酯含量%=B/A×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富邦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富邦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178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