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滑动式智能测斜仪承重导电传信无伸长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17211.2 | 申请日: | 2010-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509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维;刘朝权;王虎子;文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R31/06 | 分类号: | H01R31/06;H01B7/22;G01C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君陶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15 | 代理人: | 沈根水 |
地址: | 210098***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动 智能 测斜仪 承重 导电 传信无 伸长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滑动式智能测斜仪承重导电传信无伸长电缆,属于测斜仪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测斜仪用常规承重电缆,使用4~6根铜线作为导电和传信芯线,电缆中心设一根钢芯线作承重芯,导电、传信、承重功能不重叠,电缆的直径和质量均较大。一般情况下该电缆用于人工测量,使用过程外敷层承受拉力,存在外敷层与芯线相对滑移的现象,使长度标识发生移位,从而导致测点深度定位误差,会较大地影响测量结果的精度。此外还存在直径大、重量大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的是一种滑动式智能测斜仪承重导电传信无伸长电缆,其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陷。具有很高的抗拉强度和低变形特性,并且能实现供电,数据传输功能。实现探头深度自动、快速、准确定位。此外还存在直径小、重量轻等优点。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滑动式智能测斜仪承重导电传信无伸长电缆,其特征是包括电缆始端连接器、电缆主控器、集成电感式绕线机、电缆、锡箔环、探头连接器,其中电缆始端连接器和电缆主控器固定在集成电感式绕线机的绕线轮内壁上,电缆的起始端芯线锚固在电缆始端连接器上,电缆始端连接器引出线与电缆主控器的信号输入线联接,电缆的芯线材质是不锈钢平行丝股,电缆的外敷绝缘层上等间距设置锡箔环,电缆和锡箔环被整体塑封在塑封层内,电缆盘绕集成电感式绕线机后通过其下端接入探头连接器,探头连接器内设电缆终端锚固器、探头传感器联接端子和密封垫,缆芯张紧压板压在电缆上,电缆终端芯线锚固在电缆终端锚固器上,引出线与探头倾斜传感器的联接端子联接,电缆导向探头定位装置与电缆处于非接触状态。
本发明的优点:电缆具有直径小、重量轻、无伸长和长度自动检测。由于采用高强度不锈钢平行丝股(PWS)为电缆芯线,具有很高的抗拉强度和低变形特性,并且能实现供电和数据传输功能。此外该电缆长度标识锡箔环具有信号反射功能,便于传感器识别来完成滑动式智能测斜仪探头自动定位功能。滑动式智能测斜仪承重导电传信无伸长电缆,使用4束外敷绝缘层的不锈钢平行丝股为芯线,端部配置锚接部件,4根芯线同步承重,电缆承重后变形小。使用电缆主控器,4根芯线兼备承重、供电和传导信号的功能。使用锡箔在电缆外包绝缘耐磨层内设置等间距信号反射靶,电缆长度可被智能系统自动检测。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滑动式智能测斜仪承重导电传信无伸长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电缆始端连接器剖示图。图3是电缆始端连接器的俯视图。
附图4是电缆结构示意图。附图5是探头连接器的剖示图。
附图6是电缆终端锚固器的剖示图。附图7是电缆终端锚固器的俯视图。
附图8是电缆主控器的结构框图。附图9是集成电感式绕线机控制器电路图。
附图10电缆主控器的电路图(图中的J1、J2、J3是接线端子)。
图中的1是电缆始端连接器、2是电缆主控器(电子模块)、3是集成电感式绕线机、4是电缆、5是锡箔环、6是探头连接器、7是尼龙锚固柱、8是铜套管、9是焊锡、10是固定螺孔、11是不锈钢平行丝股缆芯、12是芯线绝缘层、13是电缆包裹绝缘层、14是锡箔塑封层、15是探头连接器顶盖、16是探头连接器外壳、17是密封垫、18是缆芯张紧压板、19是电缆终端锚固器、20是探头联接端子、21是探头连接器底盖,22是探头倾斜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对照附图1-7,其结构是包括电缆始端连接器1、电缆主控器2、集成电感式绕线机3、电缆4、锡箔环5、探头连接器6,其中电缆始端连接器1、电缆主控器2、集成电感式绕线机3、电缆4、锡箔环5、探头连接器6,其中电缆始端连接器1和电缆主控器2固定在集成电感式绕线机的绕线轮内壁上,电缆4的起始端芯线锚固在电缆始端连接器1上,电缆始端连接器1引出线与电缆主控器的信号输入线联接,电缆4的芯线材质是不锈钢平行丝股15,电缆4的外敷绝缘层上等间距设置锡箔环5,电缆4和锡箔环5被整体塑封在塑封层14内,电缆4盘绕集成电感式绕线机3后通过其下端接入探头连接器6,探头连接器内设电缆终端锚固器19、探头传感器联接端子20和密封垫17,缆芯张紧压板18压在电缆4上,电缆终端芯线锚固在电缆终端锚固器19上,电缆引出线与探头联接端子20联接,电缆导向探头定位装置与电缆处于非接触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172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