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苯酚羟基化反应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17083.1 | 申请日: | 2010-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409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发明(设计)人: | 王梅;严理;徐绍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31/26 | 分类号: | B01J31/26;B01J31/22;B01J37/10;C07C39/08;C07C37/60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侯明远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苯酚 羟基 反应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苯酚羟基化联产邻苯二酚和对苯二酚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邻苯二酚和对苯二酚是重要的化工原料,邻苯二酚传统的生产方法有邻氯苯酚、邻二氯苯水解法和1-苯酚-2-磺酸钠碱融或碱解法制取邻苯二酚;对苯二酚则由苯胺氧化或对二异丙苯氧化酸解制成,这些工艺存在的问题是生产步骤多,副产物多,腐蚀和环境污染严重,生产能力低。
利用过氧化氢和苯酚为原料,进行羟基化反应联产邻苯二酚及对苯二酚的工艺,在化工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已经工业化生产的过程如表1所示。这几种方法使用的催化剂具有明显的不足之处,如Rhone-Poulenc法、Ube法和Brichima法具有均相反应本身难以克服的缺点,面临催化剂回收困难和难以连续生产的难题;Rhone-Poulenc法还使用了强酸性催化剂,Ube法则采用过氧化氢与酮(如甲基异丁基酮)生成酮过氧化物作为氧化剂,硫酸作催化剂,它们均存在酸腐蚀问题。此外,上述三种方法需要使用高浓度的双氧水,Brichima法还存在催化剂寿命短的问题。TS-1催化剂虽然具有多相催化过程的优点,也不需要使用高浓度的双氧水,但由于分子筛合成工艺复杂,通常需高温高压,晶化时间长,合成过程所需的原料价格昂贵,因此,催化剂成本高,限制了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表1苯酚羟基化联产邻(对)苯二酚工业化生产方法
为改进苯酚羟基化联产邻、对苯二酚的工艺过程,许多研究者都在不断地开发新型催化剂,包括开发过渡金属络合物固载化的分子筛催化剂。例如在CN1050537C中,公开了一种苯酚羟基化合成邻(对)苯二酚的催化剂,它是以Y型分子筛为载体,先用过渡金属盐进行离子交换2次,达到50%以上的交换度,制成含金属离子的Y型分子筛,再于250℃以上的温度下焙烧4-6小时。最后再用5-10倍量的含氮、氧配体,如卟啉、酞菁、邻菲咯啉,在高于100℃的温度下,进行原位络合8-16小时,制成金属络合物/Y型分子筛催化剂。这种制备方法的缺点是,制备过程复杂,所制备的催化剂中常常含有未被络合的金属离子和配体。
梁士昌、齐兴义等人【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5(3):55-59;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5,16(15):791-795】用“瓶中造船”的方法,通过邻苯二甲腈的四聚反应,将酞菁钴在Co2+交换的NaY分子筛超笼里进行原位合成,制备出负载酞菁钴的Y型分子筛。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在Y型分子筛的超笼中,邻苯二甲腈的四聚反应效率低,制备过程中产生大量未反应的原料、金属离子、以及反应过程产生的中间产物,它们会堵塞分子筛的孔道;由于使用的原料没有水溶性基团,生成的酞菁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有机溶剂,因此增加了后处理的难度。
另有文献报道【S.S.Shevade,Robert Raja,A.N.Kotasthane.Applied CatalysisA:General,1999,178:243-249】,在合成ZSM-5分子筛的过程中加入十六氯铜酞菁,制备出负载有十六氯铜酞菁的ZSM-5分子筛。相对而言,这种制备方法比较简单,但由于十六氯铜酞菁没有水溶性基团,酞菁分子容易发生聚集,分子筛表面的酞菁不容易除去。
此外,上述三种方法均使用了微孔分子筛,由于孔径较小,酞菁的分子比较大,酞菁在微孔分子筛的孔道中,分子空间结构可能会发生扭曲;而且,反应物和产物在较小的孔道中扩散速度慢;所使用的酞菁都不含有水溶性基团,酞菁分子容易在分子筛中聚集,同时,也增加了催化剂后处理的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苯酚羟基化反应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是:通过水热合成法,将含有水溶性基团的金属酞菁络合物组装在MCM-41的孔道中,制备出一种固载化的均相催化剂。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苯酚羟基化反应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是用水热合成法,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和水溶性金属酞菁混合形成的胶束溶液作模版剂,将它们在碱性条件下加入到硅酸钠水溶液中,在高压釜中水热晶化一定的时间,合成出负载有金属酞菁络合物的MCM-41;反应产物用盐酸或硫酸的乙醇溶液萃取除去CTMAB,制备出金属酞菁络合物/MCM-41复合催化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170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