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挤扩成孔施工装备及施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13841.2 | 申请日: | 201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761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03 |
发明(设计)人: | 逯彦秋;李淑琴;孙天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隧桥波形钢腹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7/26 | 分类号: | E02D7/26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王梨华;陈丽霞 |
地址: | 311202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挤扩成孔 施工 装备 施工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打桩设备领域,尤其涉及挤扩成孔施工装备及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的打桩领域主要采用桩顶施压的方式进行打桩,而桩顶施压又主要分为静压式与落锤式两种,采用桩顶静压式打桩的方法需要的能量大,而且这样的打桩方法容易造成钢管桩的屈曲;而落锤式打桩的方法,其不仅需要的能量大,同时还产生非常大的噪音污染,因此很难在市区或者人多的地方进行施工。
还有一种就是采用钻孔灌注桩装工艺,主要的步骤为先挖一个坑,然后放入护筒,接着通过钻头边钻边加水,同时注入清水并将进浑水及泥水抽出管桩,抽出泥水的同时通入粘土,利用粘土起到对钻孔壁的保护作用,最后进行清孔,即将管桩内的泥土清出,并利用水的压力护孔,放入钢导管并填入混凝土,同时将水压出。采用这样钻孔方法由于本工程属于隐蔽工程,因此工程的质量很难检测,其过程多而复杂,导致了施工进度慢、不利于环保,而采用粘土护壁,不仅造价高而且导致了管桩与孔壁的摩擦力减小,使得管桩的承重大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打桩机需要能量大,工作时噪音大,而且由于桩顶施压从而导致钢管桩容易屈曲,提供了一种采用液压挤扩成孔,耗能小,成本低,进度快且进程可控,由于桩间图密实度大大提升,桩的摩擦力大大提升的挤扩成孔施工装备及施工工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挤扩成孔施工装备,包括钢管桩、钻头与压力装置,所述的钻头包括护套与圆弧状挖爪。圆弧状挖爪套接在护套上,并且拆装方便,可以互换。
作为优选,还包括注水管路与泥浆泵,钻头的直径小于钢管桩的内径,钻头与挡圈连接,压力装置与挡圈连接。钻头和压力装置之间设置挡圈,挡圈承载着所有的压力装置所传递的力,并将压力传递给钻头,这样的设计大大保护了钻头,提高了钻头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的圆弧状挖爪为四个或四个以上,圆弧状挖爪设置在护套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圆弧状挖爪与压力装置连接。压力装置可以通过供油和回油控制圆弧状挖爪的打开与收合,当圆弧状挖爪闭合时,可以方便的从钢管桩内放入管底,等钻孔完成后,圆弧状挖爪收合以后可以与钻头一起从钢管桩内取出,钻头可以进行多次的循环重复使用,非常便捷实用。
作为优选,所述的压力装置为气压装置。工作介质是空气,来源方便,取之不尽,使用后直接排入大气而无污染,不需要设置专门的回气之装置,
空气的粘度很小,所以流动时压力损失较小,节能、高效,适用于集中供应和远距离输送。动作迅速,反应快,维护简单,调节方便,特别适合于一般设备的控制。
作为优选,所述的压力装置为液压装置,所述的液压装置还包括液压杆,液压杆与圆弧状挖抓相连,圆弧状挖抓与护套铰接。采用电液联合控制后,不仅可实现更高程度的自动控制过程,而且可以实现遥控,并且液压传动具有震动小,运动稳定,传动平稳,噪声小等优点。
挤扩成孔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首先将钢管桩放入预先打好的浅孔中,然后将挡圈以及圆弧状挖爪处于收合状态的钻头放入钢管桩内,钻头到达桩孔的底部;
b.通过压力装置控制钻头上的圆弧状挖爪打开;
c.通过压力装置控制挡圈做往复运动,同时在钢管桩内注入水;
d.当挡圈受压,从而将钻头向下推,此时圆弧状挖爪处于张开的趋势,圆弧状挖爪在向下运动的同时将四周的土向周围挤压,当挡圈受拉时,同时带动钻头回缩,此时的圆弧状挖爪向回收拢,因为钢管桩已经进行了注水,所以圆弧状挖爪内的土遇水后多变成泥浆,泥浆再通过泥浆泵抽出钢管桩,这样便完成了一个回合的钻孔;
e.当桩孔的深度达到要求时,取出挡圈以及钻头,钢管桩的底部进行封底。
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b中,压力装置为液压装置,供油时液压杆推出,圆弧状挖爪打开,回油时液压杆收回,圆弧状挖爪收合。
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e中,钻头取出后,在钢管桩底部放置钢筋并灌入混凝土进行封底,从而防止底部的泥浆涌出。
本发明采用液压挤扩成孔,耗能小,成本低,进度快且进程可控,由于桩间图密实度大大提升,桩的摩擦力大大提升,桩的承载力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工程建筑的使用寿命也得到了延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钻头的主视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钻头的主视图。
图5为本图4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隧桥波形钢腹板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中隧桥波形钢腹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138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层树脂琉璃瓦
- 下一篇:生产线设备载板数量的配置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