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辊式连续对压脱水机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13019.6 | 申请日: | 201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636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0 |
发明(设计)人: | 张鑫珩;成兴龙;吴天福;王月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鑫珩;王家廉 |
主分类号: | C02F11/12 | 分类号: | C02F11/12 |
代理公司: | 泰州地益专利事务所 32108 | 代理人: | 王楚云 |
地址: | 225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辊式 连续 脱水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液分离压榨脱水装置,特别是用于污泥脱水的多辊式连续对压脱水机。
背景技术
水处理系统产生的污泥,含水率很高,体积很大,输送、处理或处置都不方便,污泥浓缩可以缩小污泥的体积,经过浓缩之后的污泥,其含水率仍在94%以上,呈流动状,体积大,因此还需要进行污泥脱水。目前,污泥脱水广泛使用的是带式压滤机,这些压滤机基本都是依靠滤布的张力对物料施加压力脱水,辊子不是对压,所以挤压力极小,故难以解决泥饼含水率高的难题,并且存在压力小,压榨时间长、生产率低的缺陷,压榨效果不理想。另外该脱水方式是利用滤布的张力进行压滤的,所以对滤布的张紧要求很高,滤布使用寿命短。中国专利CN201406369Y公开了一种连续双辊对压式脱水机,它设有上、下两行排列的压辊,对物料进行压榨脱水,为了提高脱水效果就必须增加压辊对数,就样就必须加长脱水机的长度,体积庞大,运输困难。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运输方便的多辊式连续对压脱水机,使渣、泥脱水工艺中的固液分离更为彻底,渣泥中含液率极低。
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多辊式连续对压脱水机,包括机架、动力装置和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设有输入轴和两行以上、上下排列的输出轴,所述输入轴与动力装置相联接;所述机架上设有与输出轴相对应的两行以上的压辊,所述压辊与输出轴相联接,所述上、下相邻两行压辊呈辊对辊旋转接力式滚压。
在本发明中,它还设有上、下滤布,两滤布通过张紧装置分别绕经压辊,上、下相邻压辊压紧两滤布,使脱水物料由两滤布包夹进行滚压脱水。
顶行以下的压辊均为空心压辊,表面设有若干通孔,空心压辊中心设有V形接水装置,接水装置与机架固定联接,所述空心压辊绕接水装置旋转与上相邻压辊对压,对压时流出水则通过通孔流入接水装置排出;所述空心压辊一端与传动装置连接,空心压辊的内腔通过轴承连接一端封堵的空心管,空心管作为空心压辊的芯轴固定在机架上,所述空心管上设有接水装置并与之连通作为排水管。
相邻压辊的轴间距为可调状态,其中一压辊的两端装有滑块,机架上设有导轨,滑块位于导轨中可沿导轨滑动,滑块与自动调节器一端连接,自动调节器的另一端与机架连接,自动调节器长度根据滑块的位置自动调节,并通过滑块向压辊提供一定压力。
由于采用了如上技术方案,本发明多辊式连续对压脱水机,设有三行或三行以上压辊,上、下相邻压辊压紧滤布,使脱水物料由滤布包夹进行滚压脱水,本发明用有限的压辊数量进行最多次的合理压榨。由于辊间接触面积小,所以具有压榨力大,压榨时间短的优点,使出料含水率更低,提高泥饼产量和含固率,同时减小对滤布的张紧力要求,保证滤布的寿命,并减小机器体积,结构更为紧凑。顶行以下压辊为空心压滚,表面有若干通孔,内部设有接水装置,接水装置安装在一端封堵的空心管上,空心管通过轴承连接压辊并作为压辊的芯轴,空心管固定在机架上不动。压辊的另一端通过联轴器连接传动装置以驱动辊子。在进行污泥脱水时,压榨出的水由压辊表面的若干通孔流入接水装置内,通过空心管集中排出,解决了双辊对压脱水无法排水的技术难题。相邻压辊的轴间距可以调节,其中一压辊两端设有滑块置于安装在机架上的导轨上,滑块可沿导轨滑动,自动调节器与滑块连接,根据泥饼的厚度自动调节压力,并可根据不同性质的污泥手动调节初始压力,满足不同的需求。本发明广泛适用于食品加工、糖厂、矿山、环保、污水处理厂等固液分离脱水;食品厂的蔬菜挤压脱水、榨油,糖厂的甘蔗、甜菜压榨、渣浆分离,肉类制品、油料作物的压榨、渣液分离,矿山的渣水和污水厂的泥水分离等,特别是污水处理厂的污泥脱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脱水压力自动调节部分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空心压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鑫珩;王家廉,未经张鑫珩;王家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130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印染污泥再利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脱氮的膜生物反应器及其污水脱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