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选择接入信道速率的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12827.0 | 申请日: | 201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00268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23 |
发明(设计)人: | 陆婷;余媛芳;方永刚;赵孝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8/22 | 分类号: | H04W28/22;H04W7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张颖玲;蒋雅洁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选择 接入 信道 速率 方法 系统 | ||
1.一种选择接入信道速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终端与基站间协商支持的包括最低速率等级支持能力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
终端在双方支持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中的最大接入速率等级和最小接入速率等级之间,选择接入信道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与基站间协商支持的包括最低速率等级支持能力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包括:
所述基站使用开销消息,告知终端其自身所支持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所述开销消息中包括已有的最大接入速率字段,以及用于标识基站支持的最低速率等级的最小接入速率字段;
所述终端收到来自基站的开销消息后,根据自身支持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以及开销消息中表明的基站支持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选择双方均支持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为协商后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低速率等级的最小接入速率字段采用比特值表示,不同的比特值对应不同的最低速率等级。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销消息中还包括用于标明是否支持更高速率的更高速率支持字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与基站间协商支持的包括最低速率等级支持能力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包括:所述终端和基站通过协商属性来协商各自对接入信道速率等级的支持能力;
所述协商属性中包括已有的最高速率等级支持能力的协商属性,以及新增的最低速率等级支持能力的协商属性;
所述最低速率等级支持能力的协商属性包括终端在一个接入探针中允许传输的最低数据速率为9.6kbps,或终端在一个接入探针中允许传输的最低数据速率为2.4kbps,或终端在一个接入探针中允许传输的最低数据速率为4.8kbps。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之前还包括:所述基站和终端协商是否支持增强特性的一个或一个以上能力协商属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能力协商属性表明所述基站和终端是否支持所述最低接入信道速率等级、和/或是否支持最低接入信道速率等级支持能力相关的协商属性、和/或是否支持通过公共信道发送协商属性更新消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大接入速率为:所述基站支持的最大接入信道速率等级,与所述终端和基站协商的最大接入信道速率等级中最大的值;
所述最小接入速率为:所述基站支持的最小接入信道速率等级,与所述终端和基站协商的最小接入信道速率等级中最小的值。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大接入速率为:所述基站支持的最大接入信道速率等级,与所述终端和基站协商的最大接入信道速率等级中最小的值;
所述最小接入速率为:所述基站支持的最小接入信道速率等级,与所述终端和基站协商的最小接入信道速率等级中最大的值。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选择接入信道速率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待传输数据包大小、所述终端当前反向发射功率水平,选择介于最大接入速率和最小接入速率之间的接入信道数据传输速率为接入信道速率。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进一步根据所述基站的反向负荷,来选择接入信道速率。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选择的接入信道速率是所述选择出的介于最大接入速率和最小接入速率之间的接入信道数据传输速率和所述基站反向负荷的函数。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的反向负荷为:用于表示反馈反向链路的忙闲水平的反向活动性RA信道信息;或者,
所述基站的反向负荷为:对用于表示反馈反向链路忙闲水平的反向活动性RA信道信息进行滤波后的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1282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切换场景的判决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信息推送方法、移动终端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