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集合电池的安全供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06594.3 | 申请日: | 201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993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伍必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H01M2/10;H01M2/34;H01M2/20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丁纪铁 |
地址: | 维尔京群岛托*** | 国省代码: | 维尔京群岛;VG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合 电池 安全 供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合电池的安全供电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通过多个单颗二次电池相连结而构成的集合电池结构。
背景技术
图1所示为本申请人先前所发明的结构(美国专利US7670718号),其主要是将多个单颗二次电池10及对应数量的单独保险丝11,装设于一特殊的I字型框架12外部而构成一集合电池。
上述各个单颗二次电池10的一侧分别与一单独保险丝11焊接,再通过多个导电条13将各个单颗二次电池10的电力串联或并联后汇集输出。
当任一个单颗二次电池故障而造成通过的电流值超过额定值时,则该故障单颗二次电池所直接连接的单独保险丝会作动而断路,该故障的单颗二次电池即与其它单颗二次电池隔离,而可免除该故障的单颗二次电池导致整个集合电池故障的问题。
然而,经过实际生产及使用后发现,上述的结构并不理想,原因说明如下:
其一,当以多个集合电池要进行堆叠电连接使用时,露出在框架外部二侧面的导电条,不仅会造成不同集合电池之间导电条接触短路的高风险,且该已知框架几乎无法直接将多个集合电池堆叠使用。
其二,上述各个单颗二次电池为被遮蔽地装设位于保险丝内面,有时候单颗二次电池的故障是漏液或膨胀爆裂而保险丝并未断裂,上述已知结构并无法直接目视观察出单颗二次电池的外观异状,而必须拆解电池及保险丝后才得以取出检视,上述结构对于目视维护而言,并不便捷,进而造成集合电池的维护管理漏洞。
本案申请人认为,若能将上述的已知集合电池的结构,改变设计为框架的一面能显露出电池外观,而框架对应的另一面则能显露出所有的导电条及保险丝,如此不仅有助于将多组的集合电池进行堆栈设置,更有助于直接目视观察电池或保险丝的故障及维护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集合电池的安全供电装置,其能进行安全的堆叠或相靠置连接使用。
本发明的集合电池的安全供电装置,主要包括:
一框架,对应的二面分别成型为一容置槽及一组设面,所述容置槽为具有四个侧边框的四边形结构,且所述容置槽的底部背面即为所述组设面,所述容置槽的二侧对应边框定义为二纵向边框,相对于所述二纵向边框的另二侧对应边框则定义为二横向边框,于所述容置槽的底部相邻二纵向边框的部位,则开设有多个贯孔,所述贯孔贯通所述容置槽与所述组设面;
多个单颗二次电池,各个所述单颗二次电池相邻地装设于所述容置槽内,各个所述单颗二次电池的正极或负极相同极性地相邻排列,且各单颗二次电池的正极或负极为与二纵向边框相邻;
一正极导电条,装设于所述框架的组设面,端部成型为正极输出端;
一负极导电条,装设于所述框架的组设面,端部成型为负极输出端;
多个保险丝,装设于所述框架的组设面,所述保险丝具有二连接端,一端与正极或负极导电条连接,另一端则自贯孔穿设而位于容置槽内与该单颗二次电池的正极或负极连接,使每一单颗二次电池均单独与一保险丝连接;
多个连接件,装设于所述框架的组设面,所述连接件具有二接设端,一端与正极或负极导电条连接,另一端则自贯孔穿设而位于容置槽内与所述单颗二次电池的正极或负极连结,而构成一集合电池。
本发明的集合电池的安全供电装置,主要将各个单颗二次电池设置位于框架的一面,而各个保险丝及正、负导电条则装设位于框架的另一面,如此不仅有助于构件组装、维护检修,且有助于将多个集合电池安全地进行相靠置或相堆叠连接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已知的集合电池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部分构件组设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各个单颗二次电池装设于容置槽内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组装完成后的剖视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二个集合电池堆叠使用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二个集合电池以纵向边框相邻靠置进行电连接使用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二个集合电池以横向边框相邻靠置进行电连接使用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单颗二次电池 11保险丝
12I字型框架 13导电条
20框架 21容置槽
22组设面 23底部
24纵向边框 25横向边框
26贯孔 30单颗二次电池
31正极 32负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能有限公司,未经电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0659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