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同轴中功率负载吸收体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04815.3 | 申请日: | 2010-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670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0 |
发明(设计)人: | 王洪;杨继芳;谢宇进;唐明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八九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1/24 | 分类号: | H01P1/24;H01P11/00;C09K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徐宏;吴彦峰 |
地址: | 61173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轴 功率 负载 吸收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收体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是一种同轴中功率负载吸收体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微波系统中,匹配负载是一种终端器件。从能量的观点来看,在理想情况下,匹配负载能吸收入射波的全部能量而不产生反射,并且能为微波系统提供一个较理想的阻抗匹配器,其中吸收体对于微波能量的吸收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先前采用的吸收材料不能够很好地发挥吸收微波能量的作用。而且在微波同轴中功率负载吸收体的制备过程中,先前提供的吸收体制备方法不能获得较为严格地控制,并且所采用的中功率同轴负载吸收材料的质量和稳定性都不是很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很好吸收几乎所有微波能量的同轴中功率负载吸收体以及其制备方法。
本同轴中功率负载吸收体包含在制备过程中用以粘合各组分的粘合剂,其特征在于采用包含结晶硅、羰基铁、永磁铁氧体材料、NiZn软磁铁氧化材料和碳棒粉的中功率复合吸收材料来制备,其中所述结晶硅所占重量比为10%~25%,所述羰基铁所占重量比为15%~30%,所述永磁铁氧体材料所占重量比为20%~40%;所述NiZn软磁铁氧化材料所占重量比为20%~50%;及所述碳棒粉所占重量比为0%~20%。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同轴中功率负载吸收体中所述结晶硅所占重量比为14%,所述羰基铁所占重量比为21%,所述永磁铁氧体材料所占重量比为22%,所述NiZn软磁铁氧化材料所占重量比为38%,及所述碳棒粉所占重量比为5%。该同轴中功率负载吸收体的制备方法包含备料、成型和烘烤步骤,其中备料过程中包含原料混合、加粘合剂、预压、造粒。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因为该同轴中功率吸收体中加入了铁氧体材料和羰基铁,这两种材料中的含铁量都比较高,增加了其的介电常数,使得器件小型化,从而使得其能够承受一定的功率和功率引起的发热,同时增加了对微波能量的吸收。而且用以制备该吸收体的方法能够严格地控制制备的各个工序,还能够提高中功率负载吸收材料的质量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本发明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种同轴中功率负载吸收体的制备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该同轴中功率负载吸收体采用中功率复合吸收材料,其中该中功率复合吸收材料主要由结晶硅、羰基铁、永磁铁氧体材料、NiZn软磁铁氧体材料和碳棒粉组成,其中结晶硅所占重量比可以是10%~25%中的任何一百分比,所述羰基铁所占重量比可以是15%~30%中的任何一百分比,永磁铁氧体材料所占重量比可以是20%~40%中任何一百分比,NiZn软磁铁氧化材料所占重量比可以是20%~50%中任何一百分比,及碳棒粉所占重量比可以是0%~20%中任何一百分比。根据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在制备同轴中功率负载体的过程中,采用结晶硅、羰基铁、Y5S料粉、NiZn软磁铁氧体材料和碳棒粉材料,吸收体材料的总投放量中结晶硅所占重量比为14%,羰基铁所占重量比为21%,Y5S料粉所占重量比为22%,NiZn软磁铁氧化材料所占重量比为38%,及所述碳棒粉所占重量比为5%。
图1是微波同轴中功率负载吸收体的制备方法。在制备中功率同轴负载吸收体的过程中,为了严格控制制备方法中的各个工序,提高中功率同轴负载吸收材料的质量和稳定性,故提供了本发明的制备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八九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八九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048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FPC连接器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动力电池的磷酸铁锂材料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