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离心泵的动力传递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02915.2 | 申请日: | 2010-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651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0 |
发明(设计)人: | 王乐勤;蒋庆磊;戴维平;平仕良;张志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F04D1/00 | 分类号: | F04D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金祺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离心泵 动力 传递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离心泵的动力传递装置,适用于动力机通过带传动或链传动等传动方式带动旋转机械时的无径向力动力传递。
背景技术
旋转机械目前广泛用于各个行业,如离心泵、水轮机及压缩机等,它们通常由电机或汽轮机等动力机提供的扭矩带动。考虑到空间安排及传动比的需要,动力机和旋转机械间的传动方式常常采用带传动或链传动的方式。但和直连式传动相比,上述传动方式存在一些问题。以带传动为例,在进行动力传递时,带轮除受到动力机传递过来的扭矩之外,还会受到径向力的作用,这是由皮带的张紧要求的传动精度要求决定的,因而无法消除;这一径向力传递到中心轴上不仅会使它产生弯曲从而影响轴的强度,还会影响到轴的模态从而改变它的振动特性;这些都对旋转机械的安全运行造成了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实现无径向力动力传递的用于离心泵的动力传递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离心泵的动力传递装置,包括轴承座体、轴承座外伸端、传动轮、传动轴和联轴器;轴承座外伸端与轴承座体的左端固定相连,轴承盖与轴承座体的右端面固定相连;传动轮通过滚动轴承与轴承座外伸端相连,在轴承座体内设有滚动轴承,贯穿轴承座体的传动轴通过滚动轴承与轴承座体转动相连,传动轴的左端穿过轴承座外伸端后与传动轮固定相连;传动轴的右端穿过轴承盖后与位于轴承座体外的联轴器相连。
作为本发明的用于离心泵的动力传递装置的改进:在轴承座外伸端的外表面分别设有套筒及轴用挡圈,滚动轴承依靠轴承座外伸端上的轴肩、套筒及轴用挡圈实现与轴承座外伸端的轴向定位。
作为本发明的用于离心泵的动力传递装置的进一步改进:传动轴的左端通过花键与传动轮相连。
作为本发明的用于离心泵的动力传递装置的进一步改进:传动轮的左端面上设置用于限制传动轮轴向窜动的轴端挡圈,轴端挡圈通过轴端螺栓与传动轴固定相连。
作为本发明的用于离心泵的动力传递装置的进一步改进:传动轮的右端面与轴承座外伸端之间设置方便拆卸轴承座外伸端用的轴向间隙。
本发明的用于离心泵的动力传递装置实际工作时,动力通过皮带或链条传递至传动轮上,并进一步由传动轮通过花键连接带动传动轴转动,在这一过程中,由于传动轮通过轴承支撑在轴承座外伸端上,而轴承座外伸端与轴承座体固定相连;因此作用在传动轮上的作用力除扭矩外均由轴承座体承担,这就实现了动力的无径向力传递。
本发明的用于离心泵的动力传递装置通过传动轮及花键连接实现了动力传递,并通过轴承座体及用于支撑传动轮的轴承座外伸端抵消了传动过程中的径向力,保证了传动过程的平稳运行,减小了传动轴所受载荷从而增加了其安全性;本发明右端可通过联轴器与需带动的旋转机械连接,从而使本发明具有良好的通用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用于离心泵的动力传递装置实际使用时,动力机首先通过皮带或链条将动力传递到该装置上,由轴承座体本身承受径向力,然后进一步将扭矩传递到旋转机械主轴上带动转动部件旋转,从而实现了动力的无径向力传递,可显著减小传动轴上所受载荷从而提高安全性,并可在减轻轴承磨损的同时提高旋转机械运行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用于离心泵的动力传递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实际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是图2中两种不同的传动件22。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图1给出了一种用于离心泵的动力传递装置,包括轴承座体6、轴承座外伸端5、传动轮3、传动轴10和联轴器8;轴承座外伸端5通过螺栓16与轴承座体6的左端固定相连。传动轮3通过滚动轴承4安装在轴承座外伸端5上,滚动轴承4靠轴承座外伸端5上的轴肩51、套筒11及轴用挡圈12实现轴向定位;具体为:在轴承座外伸端5的外表面从左至右分别设有轴用挡圈12和轴肩51,在轴承座外伸端5的外表面分别设有2个滚动轴承4(左右排列,且轴向上均位于轴用挡圈12和轴肩51之间),即滚动轴承4的内圈与轴承座外伸端5固定相连;套装在轴承座外伸端5外表面的套筒11位于左右排列的2个滚动轴承4之间、且套筒11的左右两端分别与2个滚动轴承4相接处;右侧的滚动轴承4抵着轴肩51,左侧的滚动轴承4抵着轴用挡圈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029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截面积编织电缆自动喷漆装置
- 下一篇:拉链涂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