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护套的收纳式安全护针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02292.9 | 申请日: | 2010-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841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周芬;冼华;罗布·瑞安;罗伯特·坎菲尔德;鲜荃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康益明华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32 | 分类号: | A61M5/3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陈忠辉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护套 收纳 安全 护针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护针器,尤其涉及一种带有护套的收纳式安全护针器。
背景技术
就现有的医疗器械来看,注射器是目前全球销量最大的医疗器械产品之一,据保守估计,每年仅一次性注射器的世界总消费数量即达上百亿支之多。然而,目前世界各国医院因针头断裂或医护人员操作不当所造成的注射针头人体伤害事故估计每年都发生数百万次,由此而产生的急救治疗费用累计达到了惊人的数亿美元。因此,欧美各国开始大力推行使用安全型注射器。美国的“联邦安全型注射器法”规定美国临床医学界应尽可能采用安全性注射器,各医院必须参照执行。欧盟医疗委员会通过一项“鼓励(欧盟)各国医学界使用安全型注射器”的决议。
进一步来看,全球每年约有60亿次注射操作使用了未经消毒就重复使用的注射器或针头;不安全注射导致的新增乙肝病毒感染病例占全球全部新增乙肝病毒感染病例的33%,而医务场所的不安全注射导致的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占全球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总数的5%。值得关注的是,目前世界各国医院因针头断裂或医护人员操作不当所造成的注射针头人体伤害事故每年发生数百万人次。美国医学会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仅美国每年约发生100万人次医护人员意外被注射器扎伤事故,其中至少有千余人会被针头上附着的乙肝病毒、丙肝病毒和艾滋病病毒感染。每次因注射器针头断裂而被扎伤的医护人员和患者产生的急救治疗费用为人均3000美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一种带有护套的收纳式安全护针器。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一种带有护套的收纳式安全护针器,包括有注射器针头,在所述注射器针头上套设有塑胶壳,所述塑胶壳的一侧设有供注射器针头出入的针头通孔,所述塑胶壳的另一侧设有注射器连接端口;所述塑胶壳内靠近针头通孔处分布有浮动垫圈,所述的浮动垫圈上设有止位垫圈瓣;所述的塑胶壳与注射器针头之间设有聚酯薄膜带,其中:所述塑胶壳设有针头通孔的一端设有衔接管,所述的延伸管上设有针管护套部件。
进一步地,上述的一种带有护套的收纳式安全护针器,其中,所述的针管护套部件包括有护板,所述护板上延伸有护针套;所述护板上设有连接孔,连接孔与所述衔接管相连接。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一种带有护套的收纳式安全护针器,其中,所述的聚酯薄膜带分布有翻折单元,翻折单元之间呈波纹状连接;所述翻折单元上设置有穿孔,所述注射器针头穿过穿孔;所述聚酯薄膜带的一端连接浮动垫圈,聚酯薄膜带的另一端设有套圈,套圈与供注射器针头相连。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一种带有护套的收纳式安全护针器,其中,所述的针头穿孔为圆孔,圆孔的直径大于或是等于注射器针头的直径。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一种带有护套的收纳式安全护针器,其中,所述的止位垫圈瓣至少有两片,浮动垫圈为默认状态时,止位垫圈瓣之间设有开口。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一种带有护套的收纳式安全护针器,其中,所述的注射器连接端口内设有凹槽,注射器针头底座的前端设有与凹槽对应的齿条。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一种带有护套的收纳式安全护针器,其中,所述的齿条至少有四个,呈十字状分布在注射器针头底座的前端,注射器连接端口内亦设有对应的四个凹槽。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一种带有护套的收纳式安全护针器,其中,所述的浮动垫圈外围分布有卡点凸起,所述的卡点凸起与塑胶壳内壁相接触。
再进一步地,上述的一种带有护套的收纳式安全护针器,其中,所述的塑胶壳内靠近针头通孔处分布有卡槽,所述的卡槽内设有浮动垫圈。
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塑胶壳与针管护套部件的配合,在完成注射后首先可以对针管附带的污染物进行有效隔离。同时,通过塑胶壳与聚酯薄膜带的配合,在完成注射后能对针头进行完全的收纳,有效确保已使用的注射器针头不会污染外部环境。更为重要的是可以防止已使用过的注射器针头意外刺穿人员,杜绝这种危险的疾病传播途径。
本发明的目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先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是参照附图仅作为例子给出的。
附图说明
图1是塑胶壳与针管护套部件的结合示意图;
图2是浮动垫圈的构造示意图;
图3是止位垫圈瓣为开启状态的构造示意图;
图4是套圈的构造示意图;
图5是聚酯薄膜带的构造示意图;
图6是本带有护套的收纳式安全护针器处于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图7是本带有护套的收纳式安全护针器处于针尖收纳状态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康益明华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康益明华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0229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浮动芯棒
- 下一篇:清除空气中气态苯等离子催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