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鲤鱼诱鱼粉的配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01417.6 | 申请日: | 2010-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659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胡立保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立保 |
主分类号: | A23K1/18 | 分类号: | A23K1/18;A23K1/10;A23K1/14;A23K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100 江苏省徐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鲤鱼 鱼粉 配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诱鱼粉的配制方法,特别是一种鲤鱼诱鱼粉的配制方法,属于钓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鲤鱼属于底栖杂食性鱼类,荤素兼食。饵谱广泛,吻骨发达,常拱泥摄食。鲤鱼又是低等变温动物,体温随水温变化而变化,无须靠消耗能量以维持恒定体温,所以需饵摄食总量并不大。同时鲤鱼与多数淡水鱼一样属于无胃鱼种,且肠道细短,新陈代谢速度快,故摄食习性为少吃勤食。鲤鱼的消化功能同水温关系极大,摄食的季节性很强。冬季(尤其在冰下)基本处于半休眠停食状态,体内脂肪一冬天消耗殆尽,春季一到,便急于摄食高蛋白食物予以补充。深秋时节,冬季临近,为了积累脂肪,也会出现一个“抓食”高峰期,而且也是以高蛋白饵料为主。因此初春。深秋垂钓鲤鱼,要以蚯蚓、河虾等动物性饵料为主。春季过后,随着气温升高,鱼的摄食量变大,饵的质量已不主要,数量则上升为第一位。因此在暮春、整个夏季、初秋的一个相当漫长的时期里,鲤鱼都以素食为主。
目前,人们在捕鱼时,一般情况下都是使用网具、笼具或者渔杆为主要工具,在使用捕鱼网具、笼具或者使用钓鱼杆钓鱼时,都喜欢对不同品种的鱼使用不同的诱鱼饵,或者使用诱鱼食,将诱鱼饵或者诱鱼食放入到捕鱼网具或者将诱鱼食放入至笼具中,或者在垂钓的水域中打窝,以此将鱼引来吃食,在吃食的同时将鱼捕获。由于这些诱鱼饵或者诱鱼食一般采用的都是一些普通的米类、面类、菜叶类等较为传统的诱饵,这样配制的诱鱼饵或者诱鱼食没有特殊的香味,所以只能对诱鱼饵或者诱鱼食或打窝附近的鱼产生引诱作用,如在大水面中的江、海、河、水库、大湖等水面中捕鱼时,就失去了诱鱼的作用,所以集鱼慢,鱼的集中量小,诱鱼、捕鱼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集鱼快,浓香味大,入水体后腥香味特浓,诱鱼效果好的一种鲤鱼诱鱼粉的配制方法,克服如在大水面中的江、海、河、水库、大湖等水面中捕鱼时,就失去了诱鱼的作用,所以集鱼慢,鱼的集中量小,诱鱼、捕鱼效果差的缺陷。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鲤鱼诱鱼粉的配制方法,它是由:蚯蚓粉7%-9%、龙虾肉粉13%-15%、河蚌肉粉2%-4%、牛蛙肉粉8%-10%、小白鱼粉4%-6%、鸡肝粉2%-4%、蚕豆蛋白粉11%-13%、红薯粉6%-10%、芋头粉2%-4%、苹果粉3%-6%、蘑菇粉2%-5%、白糖粉3%-5%、植物油4%-6%、牛奶粉3%-5%、荞麦粉7%-11%、玉米膨化剂4%-6%组成,所述的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
按比例取上述粉剂全部组合到一起,放入搅拌机中搅拌200分钟,取出后放入烘干机中,控制烘干机的温度在60℃-70℃之间,烘制时间为1.5小时,控制被烘干物质的干燥度为75%-85%,取出凉后再次放入搅拌机中搅拌200分钟,取出后放入膨化机中膨化,控制膨化机的温度在80℃-90℃之间,膨化时间为1小时,控制被膨化物质的干燥度为85%-95%,取出后待凉即可包装。
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鲤鱼诱鱼粉入水体后,诱鱼粉所散发出的食物腥香味迅速扩散,促使鲤鱼加快饥饿感。根据鲤鱼的生理生活规律,吃食的习性及声传原理和条件反射,使鲤鱼闻到强烈的腥香味后从四面八方快速游来,上下翻动,凶猛抢食诱饵,具大的腥香味有效的做到集鱼快,诱鱼、捕鱼效果好,达到了本发明的目的。上述鲤鱼诱鱼粉,浓香味大,入水体后腥香味特浓,浓厚的腥香味在水中产生强烈的穿透力,使鲤鱼从很远的地方都可闻到诱鱼粉的腥香味,强烈刺激鲤鱼的味蕾,并同时可以看到投入水体中的诱鱼粉在慢慢膨化,类似活饵的食物,可在最短的时间内把鲤鱼快速大量的诱到一起,抢吞诱鱼粉,没有吃到诱鱼粉的鲤鱼,会在投放诱鱼粉的水体中,来回游动,久久不愿离去。有效的克服了如在大水面中的江、海、河、水库、大湖等水面中捕鱼时,就失去了诱鱼的作用,所以集鱼慢,鱼的集中量小,诱鱼、捕鱼效果差的缺陷。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蚯蚓粉7%、龙虾肉粉15%、河蚌肉粉2%、牛蛙肉粉10%、小白鱼粉4%、鸡肝粉4%、蚕豆蛋白粉11%、红薯粉10%、芋头粉2%、苹果粉6%、蘑菇粉2%、白糖粉5%、植物油4%、牛奶粉5%、荞麦粉7%、玉米膨化剂6%,所述的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立保,未经胡立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014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