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00903.6 | 申请日: | 2010-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735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7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珍;陈皇妙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02 | 分类号: | H04R1/02;C22C23/00;C22C49/04;C22C49/14;C22C10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清***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声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声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应用合金壳体的发声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新技术和新材料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视听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发声装置,如耳机、音响,产品层出不穷,然而,现有技术中对发声装音质的改进多着重于其内置扬声器的改进,对壳体改进则较少。但壳体对音质的响应同样很大,直接影响扬声器的效果。
以耳机为例,其壳体多由于共振及混响对扬声器及整个耳机的发声效果造成影响,现有技术中的耳机壳体为塑料或树脂,造成耳机发声的混响较长,壳体的共振较强,发声效果不够清晰,使耳机存在音质不好的问题。另外,塑料或树脂的壳体耐用性不好,容易变形,并且不够轻巧。
发明内容
一种发声装置,其包括:壳体;以及扬声器,该扬声器设置于该壳体内部;该壳体的材料为镁基复合材料,该镁基复合材料包括镁基金属和分散在该镁基金属中的纳米增强相,该纳米增强相在镁基复合材料中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5%至2%。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方案采用镁基复合材料作为发声装置的壳体,可以减少壳体产生的混响及共振,使发声效果清晰,从而提高发声装置的音质。并且,镁基复合材料的壳体比塑料壳体更为坚固耐用,由于该壳体具有较好的强度,在满足强度需要的前提下,可采用较小的壁厚,从而减轻发声装置的总体质量,并使发声装置内部空间增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方案实施例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AZ91D镁合金50倍光学显微镜照片。
图3是具有质量百分比为0.5%的纳米增强相的镁基复合材料50倍光学显微镜照片。
图4是具有质量百分比为1%的纳米增强相的镁基复合材料50倍光学显微镜照片。
图5是具有质量百分比为1.5%的纳米增强相的镁基复合材料50倍光学显微镜照片。
图6是镁基复合材料中碳化硅与镁晶粒界面的高分辨率透射电镜照片。
图7是具有不同质量百分含量的纳米增强相的镁基复合材料抗拉强度的测试数据图。
图8是具有不同质量百分含量的纳米增强相的镁基复合材料伸长率的测试数据图。
图9是具有不同材料的耳机壳体的耳机的总谐波失真曲线测试数据图。
图10是具有塑料耳机壳体的耳机的瀑布分析图。
图11是具有AZ91D镁合金耳机壳体的耳机的瀑布分析图。
图12是具有镁基复合材料耳机壳体的耳机的瀑布分析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方案实施例的发声装置。
本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发声装置,该发声装置包括中空的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内部的扬声器。该发声装置可以是耳机、音响、喇叭、手机、笔记本电脑或电视。
请参阅图1,本技术方案实施方式以耳机10为例,该耳机10包括中空的耳机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内部的扬声器14。该耳机10可以为头戴式、耳挂式、入耳式或耳塞式等结构。
该扬声器14可以为电动式、电容式、静电式、气动式及压电式等类型。该扬声器14用于将电信号转换成声音信号。具体地,扬声器14可将一定范围内的音频电功率信号通过换能方式转变为失真小并具有足够声压级的可听声音。本实施例中,该扬声器14为电动式扬声器14。
该壳体的壁厚为0.01毫米至2毫米。该壳体可包括面对使用者的前部12及连接导线的后部16,该前部12可进一步包括多个出声孔。本实施例中,该耳机为耳塞式,前部12为具有出声孔的圆片盖体,后部16为与圆片盖体扣合的碗形基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未经清华大学;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009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密封装置
- 下一篇:图像域中多个微弱目标航迹自适应生长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