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筑地震模拟实验检验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97287.3 | 申请日: | 2010-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800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永清 |
主分类号: | G09B23/40 | 分类号: | G09B23/40;G01V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31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地震 模拟 实验 检验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抗震试验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们由分散居住向高度集中居住转变,这让地震成为现代最严重的大规模杀伤性灾难,玉树、汶川、海地地震灾难的惨烈已经敲响了警钟,城市地震灾难将无比恐怖。“地震不杀人、杀人的是建筑”,这是智利8.8级地震发生后人们虚惊一场后发出的惊叹,智利地震让人们看到了地震灾难的可抗拒性,只要通过科学的实验体系,建立符合实际的建筑抗震理论,选用轻质、高强、抗震的建筑材料,就能打造出真正能抗震的建筑物来。然而由于我们缺乏必要建筑模拟地震实验设备,使我们的建筑抗震理论建立在一种简单化、理想化、空洞化的状态,这种抗震理论已经被汶川和玉树地震证明无法实现建筑抗震。现在已有的地震实验设备一般采用纯机械的运动震动模式,这种设备不仅无法反应地震自然衰竭的破坏模式,震动机械也使实验设备造价高昂,无法成为普遍使用的地震模拟建筑实验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建筑抗震实验提供一种造价低廉、能反映地震运动规律、可以实现多种地震波运动模式的地震模拟实验检验设备。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建筑抗震实验检验的:本发明由震动台(1)、吊挂拉伸弹簧(2)和外框架(3)组成基本的实验设备,震动台(1)上或有内框架(4),实验建筑物(5)建造在震动台(1)上。当给震动台(1)施加外力时,震动台(1)发生位移,吊挂拉伸弹簧(2)产生反作用拉力,当外力突然消失后,震动台(1)及震动台(1)上的建筑物(5)在吊挂拉伸弹簧(2)的作用下能产生逐渐衰竭的往复震荡运动,这种运动现象符合地震波产生的地震运动;
当给震动台(1)施加水平作用力F(x)或F(y)时,震动台(1)发生位移,吊挂拉伸弹簧(2)产生反作用拉力,当水平作用力F(x)或F(y)突然消失后,震动台(1)及震动台(1)上的建筑物(5)在吊挂拉伸弹簧(2)的作用下能产生逐渐衰竭的水平往复震荡运动,这种运动现象符合水平地震波产生的地震运动;
当给震动台(1)施加竖向作用力F(z)时,震动台(1)发生竖向位移,吊挂拉伸弹簧(2)和震动台(1)及震动台(1)上的建筑物(5)的重力产生反作用拉力,当竖向作用力F(z)突然消失后,震动台(1)及震动台(1)上的建筑物(5)能产生逐渐衰竭的上下往复震荡运动,这种运动现象符合竖向地震波产生的地震运动;
当给震动台(1)施加旋转作用力F(xy)时,震动台(1)发生旋转位移,吊挂拉伸弹簧(2)产生反作用拉力,当旋转作用力F(xy)突然消失后,震动台(1)及震动台(1)上的建筑物(5)能产生逐渐衰竭的往复旋转运动,这种运动现象符合旋转地震波产生的地震运动(注:这种地震破坏力是否存在现在有争议。)。
作为更好选择,可以让几种外力同时作用,产生多维震动运动,研究和制定建筑物在多维运动破坏情况下的破坏机理,以制定符合复杂地震运动状态下的抗震设计理论依据和规范、标准。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
1、为研究建筑抗震提供实验依据;
2、为研究建筑抗震材料提供实验依据;
3、为建筑抗震规范、标准提供实验依据;
4、检验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5、检验建筑材料的抗震性能;
6、为建筑抗震减灾提供依据和服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平面投影图。
图2是本发明无台体框架的立面投影图。
图3是本发明有台体框架的立面投影图。
图4是本发明水平受F(x)作用力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水平受F(y)作用力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水平受旋转F(xy)作用力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竖向受F(y)作用力的示意图。
在图1-图7中:
1是震动台。
2是吊挂拉伸弹簧。
3是外框架。
4是内框架。
5是建筑物。
实施例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永清,未经张永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972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