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治飞虱等水稻害虫的农药制剂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96105.0 | 申请日: | 2010-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66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2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军;杨益众;王爽;费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N43/90 | 分类号: | A01N43/90;A01N43/56;A01P7/04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 32106 | 代理人: | 江平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治 水稻 害虫 农药 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防治飞虱等水稻害虫的农药制剂的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稻是世界上35%的人赖以生存的重要粮食作物,其产量的高低关系着社会稳定。但水稻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常常遭受各种病虫害,特别是虫害的侵袭,其中螟虫、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是为害水稻的三大主要害虫。由于全球气候变暧,害虫虫态发生变化,近年来,水稻螟虫、稻飞虱等害虫大面积暴发,严重威胁了水稻的可持续性生产。水稻害虫越来越猖獗,一般杀虫剂不能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而一些毒性较高的农药,虽能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但对人及环境同样具有很大危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稻米的要求已由数量型向优质型转换,发展无公害稻米是必然的趋势。
印楝素植物源农药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印楝提取物对大多数稻田常见害虫具有显著的效果,其中报道较多的是稻飞虱和水稻螟虫等。Dash等利用5%NSKE和1%Repelin喷雾处理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结果表明两种制剂对飞虱有很好的控制作用。Dash重点评价了目前市场上常见印楝制剂对稻田主要害虫的效果;发现几乎所有供试药剂均对褐飞虱和白背飞虱有显著效果,对三化螟也有中等的控制作用,在这些药剂中,Rakshak和Nimbecidin药效最好。Krishnaiah等采用蜜露排泄方法研究了NG4、RakshaK、Neem Azal T/S对褐飞虱、白背飞虱和二点黑尾叶蝉的拒食作用,所有处理均有明显效果。在2%NG4、1.0%Rakshak、1.0%Neem Azal T/S处理中,拒食率分别达到82.91%、86.76%、84.76%。Dhaliwal等评价了Rakshak、Neem、Azal T/S、Nimbecidine防治稻纵卷叶螟和三化螟的田间效果。5%Neem Azal T/S处理区的稻纵卷叶螟和三化螟为害率显著降低。利用印楝制剂还可以有效控制水稻根部害虫。
Chakroborti评价了印楝油、印楝饼、印楝种核提取物和化学纯印楝素对三化螟、水稻铁甲和稻三点螟的作用,发现印楝提取物对3种害虫有与化学农药相当的效果。
印楝素(azadirachtin)是公认的优秀生物农药,活性成分来源于印楝。印楝素主要杀虫作用方式为拒食、抑制生长发育、胃毒、忌避、抑制呼吸和不育等多种活性,其中以抑制生长发育、拒食和忌避作用尤为显著。目前,印楝制剂被广泛用于防治棉花、蔬菜、果树、茶树、水稻和豌豆上害虫。印楝杀虫剂几乎达到了目前农药开发的所有要求:广谱,高效,选择性好,对非靶标生物安全,对人畜低毒,无药害,在环境中降解迅速,无残留。
氯虫苯甲酰胺(chlorantraniliprole)是邻甲酰氨基苯甲酰胺类广谱杀虫剂,主要防治多种作物的鳞翅目害虫,对其他害虫也有较好的防效;作用方式为胃毒和接触毒性,其中胃毒为主要作用方式。其作用机理是激活兰尼碱受体,释放平滑肌和横纹肌细胞内贮存的钙,引起肌肉调节衰弱、麻瘅,直至害虫死亡。氯虫苯甲酰胺可经茎、叶表面渗透植物体内,还可通过根部吸收和在木质部移动。
氯虫苯甲酰胺由于它独特的化学结构和全新的作用方式,具有安全性高,对施药人员、家禽、家畜均无危害,对昆虫天敌和环境也没有影响,同时又对靶标害虫(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等)有特效,且持效期长。如氯虫苯甲酰胺200g/L悬浮剂对水稻稻纵卷叶螟有较高的活性和防治效果。
但是以上的印楝素制剂和氯虫苯甲酰胺的单一制剂在实际使用中遇到了系列的问题。如印楝素制剂在田间使用中存在生产成本较高,另外印楝素由于在自然环境中易发生光解、水解等,使印楝素的药效、持效性受到了影响,对害虫的防治效果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氯虫苯甲酰胺作为一种新上市的化学农药,目前对水稻害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是为了提高药剂对害虫的防治效果,农民不断地提高药剂的使用剂量,另外害虫易对药剂产生抗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杀虫效率高、对飞虱等水稻害虫有特效防治作用的农药制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有效成分为印楝素和氯虫苯甲酰胺,所述印楝素占制剂总重量的0.1-2.0%,氯虫苯甲酰胺占制剂总重量的0.1-50.0%,其余为辅剂,制剂的剂型为乳油剂、微乳剂、水乳剂或悬浮剂。
本发明的制剂中,印楝素和氯虫苯甲酰胺是制剂的有效成分,为主剂。
优选方案为:印楝素为0.1-2.0%,氯虫苯甲酰胺为0.1-30.0%。
本发明的主剂用的两种组分,均是本领域公知的杀虫剂,并可容易地从市场购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961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型弹性单向复位结构
- 下一篇:防治小菜蛾等蔬菜害虫的农药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