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速信号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95564.7 | 申请日: | 2010-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729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7 |
发明(设计)人: | 何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华丰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2/16 | 分类号: | H01R12/16;H01R13/6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10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 信号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通信设备内部的高速信号传输的高速信号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通信设备内部的信号传输速度越来越快,设备内部一般采用连接器来连接背板和子板,在高速信号通过连接器时,会出现信号的衰减、延时、上升边缘退化、串扰等问题,导致信号无法识别,出现误码的现象。因此必须采用能够满足在高速信号传输时,信号的衰减、延时、上升边缘退化、串扰等问题能满足系统要求的连接器。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为解决高速信号的传输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屏蔽板的差分信号电连接器,该高速信号连接器通过设置屏蔽板和信号差分对间的接地隔离线可实现对信号差分对进行两个方向的保护,从而保证了在满足高速信号传输时,信号不会出现衰减、延时、上升边缘退化、串扰等问题。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高速信号连接器,包括装载在子板上的母端连接器和装载在背板上的公端连接器;
所述母端连接器包括母端外壳、接触部件和卡接块;若干个平行设置的所述接触部件一端卡接在母端外壳上,另一端经由卡接块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母端外壳上还设置有若干排用于与公端连接器上的插针部件相插接的插针容纳孔;
所述公端连接器包括公端外壳和插针部件;若干排插针部件经由公端塑封体封装成一体后固定装入公端外壳内;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部件包括接触单位和/或接触单位;所述接触单位和接触单位均由信号走线、接地隔离线、屏蔽板和母端塑封体组成;所述信号走线和接地隔离线封装在母端塑封体内,屏蔽板装在母端塑封体上;所述信号走线和接地隔离线一端伸出母端塑封体外形成信号接触点、信号接触点和隔离接触点,另一端伸出母端塑封体外形成用于与印制板上开孔相连接的引脚;所述信号接触点和信号接触点形成了一对信号差分对,隔离接触点设置在相邻的信号差分对之间;所述屏蔽板上设置有屏蔽接触点,屏蔽接触点与隔离接触点合成一个用于与接地插针相插接的双面接触插孔;所述屏蔽板上还设置有用于与接地隔离线相连通的卡点;
所述接触单位和接触单位中的信号接触点、信号接触点和隔离接触点的设置位置依次相互错开一个线位;
所述插针部件包括信号插针、信号插针和接地插针;所述信号插针和信号插针组成一对信号差分对,接地插针设置在相邻的信号差分对之间;
所述信号插针、信号插针和接地插针分别与信号接触点、信号接触点和隔离接触点相互对应设置。
按照本发明所提供的高速信号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端外壳上设置有一排孔,接触单位和接触单位上设置有与外壳上的孔相配合固定的挂勾。
按照本发明所提供的高速信号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端外壳上设置有与公端外壳内壁上的导向槽相互配合导向的导向柱和导向柱。
按照本发明所提供的高速信号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插针、信号插针和接地插针上均设置有一凸起,公端外壳上设置有若干排插孔;由封装体封装成一体的所述信号插针、信号插针和接地插针依靠凸起与公端外壳的插孔过盈实现固定。
按照本发明所提供的高速信号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母端连接器中,接触单位和接触单位间隔交替分布。
按照本发明所提供的高速信号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板上还设置有触点、折弯面和触点;所述屏蔽板通过触点与相邻的屏蔽板上的折弯面相接触;所述屏蔽板上的触点和卡接块相接触。
按照本发明所提供的高速信号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单位和接触单位的尾部均设置有一用于装入卡接块的槽。
按照本发明所提供的高速信号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信号差分对的阻抗均为100欧姆。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提供的高速信号连接器通过设置屏蔽板和信号差分对间的接地隔离线可实现对信号差分对进行2个方向的保护,从而保证了在满足高速信号传输时,信号不会出现衰减、延时、上升边缘退化、串扰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母端连接器的接触件的两种排列示意图;
图2为母端连接器和公端连接器插合示意图;
图3为母端连接器的结构图;
图4为母端塑封体、屏蔽板和接触部件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屏蔽板和接触部件的结构图;
图6为公端连接器的结构图;
图7为屏蔽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接触部件的走线示意图;
图9为接触部件和母端塑封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母端塑封体、屏蔽板和接触部件的装配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华丰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华丰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955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频率估计算法
- 下一篇:多芯片LED封装散热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