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活垃圾综合处理系统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94658.2 | 申请日: | 2010-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56663B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13 |
发明(设计)人: | 曾庆汛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庆汛;黄容毅;王秀平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B09B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活 垃圾 综合 处理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垃圾处理系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生活垃圾综合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生活垃圾的处理问题是世界性难题,垃圾污染,垃圾危害,垃圾围城是世界各地普遍存在的问题。目前采用的填埋,焚烧或简单分类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何解决生活垃圾的问题,目前尚未有一个处理工艺简单、处理成本低、除臭彻底、占地少、投资少、无二次污染和处理后的物料可以循环利用的系统及其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处理工艺简单、处理成本低、除臭彻底、投资少、无二次污染和处理后的物料可以循环利用的生活垃圾综合处理系统,该生活垃圾综合处理系统实现了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和资源化。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再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实现上述系统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一种生活垃圾综合处理系统,其包括生活垃圾仓;其还包括生石灰仓、给料机、生活垃圾破碎机、生石灰破碎机、搅拌消化池、输送机、清洗脱水机、运输机、上层物料分选间、中层物料分选间、下层物料分选间、沉淀池、循环水池;所述生活垃圾仓依次经给料机、生活垃圾破碎机后接通搅拌消化池,生石灰仓依次经给料机、生石灰破碎机后接通搅拌消化池,搅拌消化池内的物料先通过输送机输送到清洗脱水机进行清洗脱水后再通过运输机分别输送至上层物料分选间、中层物料分选间、下层物料分选间,以及清洗脱水机与沉淀池相配合,所述沉淀池经循环水池后连通搅拌消化池,生活垃圾仓的生活垃圾和生石灰仓的生 石灰经给料机分别进入相应的生活垃圾破碎机、生石灰破碎机破碎,被破碎后的生活垃圾和生石灰都进入搅拌消化池,在搅拌消化池内加水搅拌使生活垃圾分解、生石灰消化,然后把在搅拌消化池被处理后的生活垃圾物料分上、中、下三层物料,分别通过输送机输送到清洗脱水机进行清洗脱水,再通过皮带运输机分别输送至上层物料分选间、中层物料分选间、下层物料分选间按不同用途进行分选和循环利用。
另外,在清洗脱水机中清洗脱水时,清洗的水灰浆进入沉淀池内沉淀后再将沉淀的水经循环水池后流回搅拌消化池实现循环利用;其中,沉淀的水灰浆可作石灰膏使用。
另一方面,一种实现上述一种生活垃圾综合处理系统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3.1分别把生活垃圾和生石灰破碎后再把破碎后的物料放入搅拌消化池内,再在搅拌消化池内加 水进行搅拌;
3.2生石灰在搅拌消化池内与水发生放热反应并且使搅拌消化池内的温度迅速升高到80℃以上以及PH值达到12以上;
3.3在步骤3.2下不断搅拌上述的搅拌消化池,在生活垃圾充分分解以及生石灰完全消化后再停止搅拌,经上述处理的生活垃圾在搅拌消化池内自然上浮、下沉并在高温、高碱状态下保持3小时以上,再把搅拌消化池内的被处理后的生活垃圾分上、中、下三层物料分别进行清洗脱水,再分别进入上层物料分选间、中层物料分选间、下层物料分选间并进行分选,以及在清洗脱水过程中清洗的水灰浆先在沉淀池内沉淀,再将沉淀的水排入搅拌消化池内进行循环利用即可。
进一步地,在步骤3.1中,生活垃圾和生石灰的含量按重量比为5∶1。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系统和方法,生活垃圾仓的垃圾和生石灰仓的生 石灰经给料机分别按比例进入破碎机破碎,再进入搅拌消化池加水搅拌使生活垃圾分解及生石灰消化;生石灰在池内与水发生放热反应,使池内温度迅速升高,产生高温可到80℃以上,高碱、PH值达到12以上,搅拌至生活垃圾分解充分和生石灰完全消化,然后停止搅拌;生活垃圾的物料在池内自然上浮、下沉,并在高温、高碱状态下保持3小时以上,达到杀菌、消毒、除臭、钝化重金属的效果;然后分上、中、下三层物料,分别通过输送机输送到清洗脱水机进行清洗脱水,再通过皮带运输机分别输送至上层物料分选间、中层物料分选间、下层物料分选间,按不同用途进行分选和循环利用;以及清洗脱水中清洗的水灰浆在沉淀池内沉淀,将沉淀的水排入循环水池内进行循环利用,沉淀的水灰浆可作石灰膏使用。综上所述,本发明处理工艺简单、处理成本低、除臭彻底、占地少、投资少、无二次污染和处理后的物料可以循环利用,其实现了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和资源化。。
在结合附图阅读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后,本发明的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系统的示意图;以及
图2是本发明的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庆汛;黄容毅;王秀平,未经曾庆汛;黄容毅;王秀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946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