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双线性模型的静息脑电身份识别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93832.1 | 申请日: | 2010-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434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发明(设计)人: | 明东;白艳茹;綦宏志;万柏坤;许敏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117 | 分类号: | A61B5/117;A61B5/0476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刘国威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双线 模型 静息脑电 身份 识别 方法 | ||
1.一种基于双线性模型的静息脑电身份识别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骤:
通过佩戴在受试者头上的电极帽采集原始静息脑电信号;
对原始静息脑电信号进行预处理,包括通过低通滤波器将眨眼信号滤除,选取原始静息脑电信号中频率在8-12Hz的α波段信号;
从前述α波段信号中提取脑电特征,通过对Auto-Regressive模型的引申,建立包含线性和非线性成分的复合模型,记为BL(p,q,k,m),完整表达式如下:
其中,c0=1,{e(t)}是噪声,{ai,i=1,2,…,p},{ci,i=1,2,…,q}以及{bij,i=1,2,…,k;j=1,2,…,m}是未知的随时间变化的系数,也是所要提取的特征参数;
采用主成分分析PCA进行数据降维,主成分分析PCA降维过程的具体步骤可归纳如下:
(1)原始数据标准化:
矩阵中的每个元素减去所在列的均值,然后除以所在列的标准差,使得每个变量标准化为均值为0,方差为1的矩阵X,即:
X={X1,X2,...Xn]T=[xij](n×p) (6)
其中,
(2)计算相关系数矩阵:
R是实对称矩阵,即rij=rji,其中rij(i,j=1,2,...,p)是标准化后的变量Xi,Xj的相关系数,其定义是变量协方差除以变量的标准差(方差),计算公式为:
式中:分别表示原矩阵中Xi和Xj列各向量的均值;
(3)特征分解,求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解特征方程|R-λE|=0,求出相关系数矩阵R的特征值λi(i=1,2,...p),并将其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即λ1≥λ2≥…≥λp;然后分别得到每个特征值λi对应的特征向量Ui(i=1,2,...p);
(4)通过累计贡献率确定主成分:
累计贡献率的计算公式为:
当累计贡献率达到某一阈值时,将此时所有前m个特征值λ1,λ2,...λm(m≤p)以及它们对应的特征向量保留下来,作为主成分,其余的均舍弃;
(5)计算得分矩阵
主成分特征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U=[U1,U2,...Um]构成新的矢量空间,作为新变量即主成分的坐标轴,又称为载荷轴。利用下式计算得分矩阵:
F(n×m)=X(n×p)·U(p×m) (11)
其中,X是原数据矩阵,U是主成分载荷,得分矩阵F即为PCA降维后所得到的最终结果。它的每一行相当于原数据矩阵的所有行,即原始变量构成的向量,在主成分坐标轴即载荷轴上的投影,这些新的投影构成的向量就是主成分得分向量;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身份识别:采用“一对一”策略,即一个分类器每次完成二选一,该方法对N类训练数据两两组合,构建个支持向量机,最后分类时采取“投票”方式决定分类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9383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续化制备AKD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生物质裂解转化处理的炼制转化工艺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