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效集聚太阳能黑管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92012.0 | 申请日: | 2010-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382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发明(设计)人: | 马人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人乐 |
主分类号: | H02N6/00 | 分类号: | H02N6/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张磊 |
地址: | 200092 上海市杨浦区四***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聚 太阳能 黑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转换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效集聚太阳能黑管。
背景技术
太阳能利用是低碳经济发展的一个热点,它与其它能源相比主要有如下优点:
1.它与化石能源相比,不消耗地球上有限的化石资源也不排出二氧化碳;
2.与风力发电机相比,它白天发电,有利于补充高峰用电,对电网的稳定及减少电网重复建设有利。
太阳能发电的主要问题是:
1.单位功率造价大大高于火电和风电。目前太阳能发电系统中70%左右的投资用于太阳能电池板。投资数倍高于火电、成倍高于风电,而且太阳能电池板生产过程中的碳排量相当高;
2.能源转换率低。一般太阳能电池发电系统的能源转换率仅为10%左右,极少达到20%,这一转换率低于火电和风电;
3.太阳能电池板的效率和使用寿命受环境影响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效集聚太阳能黑管。
本发明提出的双效集聚太阳能黑管,由自动跟踪抛物柱面反射镜1、双效集聚太阳能黑管6和支架8组成,其中:双效集聚太阳能黑管6为横截面弯曲成弧形,带有隙缝的扁水管,由太阳能电池薄膜2、冷却水管3和保温层4构成,冷却水管3包裹于太阳能电池薄膜2外,保温层4包裹于冷却水管3外,双效集聚太阳能黑管6一侧开有隙缝,双效集聚太阳能黑管6位于自动跟踪抛物柱面反射镜1的焦线7连线处,且双效集聚太阳能黑管6上的隙缝与焦线7重合,双效集聚太阳能黑管6的缝隙处对准自动跟踪抛物柱面反射镜1的出光口,自动跟踪抛物面反射镜1将太阳光集聚后通过隙缝射入双效集聚太阳能黑管6内的太阳能电池薄膜2上;自动跟踪抛物柱面反射镜1固定于支架8上。
本发明中,双效集聚太阳能黑管6的弧形管为两根,两根弧形管通过法兰5连接组成一体。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如下:
通过自动跟踪抛物柱面反射镜1将较大面积上的阳光集聚到隙缝处在自动跟踪抛物柱面反射镜1焦线上的双效集聚太阳能黑管6内,双效集聚太阳能黑管6内有太阳能电池薄膜2,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储存起来或是推动负载工作。太阳能电池薄膜2外裹冷却水管3,既可以降温,使得太阳能电池薄膜2能够承受能量聚焦带来的温度效应,又可以采集利用热能;冷却水管3外包保温层4,减少热量流失。为了便于双效集聚太阳能黑管6的加工成形及贴太阳能膜,将6中间剖开分为两部分,加工完毕并贴好太阳能电池膜之后,由法兰5拼接为整体。太阳能电池膜2、冷却水管3、保温层4及法兰5共同构成双效集聚太阳能黑管6。由于太阳能进入聚能管后类似于能量进入黑洞,无法外泄,故称“黑管”。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双效聚能,既有光伏发电,又取热能,太阳能总利用率高;
2.经反射聚光后,太阳能电池薄膜面积小,节约资金,单位发电功率碳排量小;
3.处在隙缝管中的太阳能电池薄膜洁净、维护容易,使用寿命长,可减小单位发电量的碳排量;
4.水管聚热,并使太阳能电池板降温,水管外包保温材料集热性好,热能损失少;
5.抛物柱面反射镜和双效聚能隙缝管便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示意图。
图中标号:1为自动跟踪抛物柱面反射镜,2为太阳能电池薄膜,3为冷却水管,4为保温层,5为法兰,6为双效集聚太阳能黑管,7为焦线,8为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如图1所示,太阳能电池膜2、冷却水管3、保温层4和法兰5共同构成双效集聚太阳能黑管6。太阳能电池薄膜2外裹冷却水管3,冷却水管3外包保温层4。将自动跟踪抛物柱面反射镜1安装在支架8上,再把双效集聚太阳能黑管6安装在自动跟踪抛物柱面反射镜1的焦点连线处,使双效集聚太阳能黑管6上的隙缝与焦线7重合。自动跟踪抛物面反射镜1将太阳光集聚后通过隙缝射入双效集聚太阳能黑管6内的太阳能电池薄膜2上,一部分能量通过光电效应转化为电能储存起来或者推动负载工作,另一部分能量转为为热能被冷却水管3吸收,保温层4使热能被充分吸收。冷却水管有循环系统储存热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人乐,未经马人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920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马达驱动集成电路
- 下一篇:用于防止断路器抽出和插入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