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频域Zadoff-Chu序列的生成方法和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88132.3 | 申请日: | 2010-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655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松;吴齐发;唐相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东芯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74/08 | 分类号: | H04W74/08;H04B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逯长明 |
地址: | 230088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zadoff chu 序列 生成 方法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频域Zadoff-Chu序列的生成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被广泛的认为是准4G无线通信系统,它具有下行100M上行50M的传输速率,同时支持更高的移动速度(350km/h)和更大的小区覆盖半径(100公里),支持每小区200名用户同时在线。除此之外,LTE还具有灵活的带宽配置(1.4M~20M),支持多媒体广播业务和端到端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等特点。因此LTE也被认为是未来移动动心的发展方向和4G技术的候选标准。
在正常的用户数据通信之前,UE(User Experience,用户体验)首先要进行随机接入过程,以便用来调整上行(Uplink)发送时间,分配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随机接入冲突解决等。在LTE的上行链路中,随机接入信道PRACH用来发起用户的随机接入请求,其中一般的随机接入的信令过程如图1所示。随机接入过程分为四步,第一步是UE发送随机接入前导preamble序列,第二部是eNodeB发送随机接入响应,其中含有上行时间调整信息,而后UE根据该调整信息调整上行发送时间。第三步和第四步是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协议信令。其中第一步包括本发明涉及的Preamble序列的生成过程中频域ZC序列的生成过程。UE要在64个预先定义的Preamble序列中,按照上层指示选择一个序列并按照一定的步骤生成。
Preamble的生成在整个随机接入过程中处于重要的地位,Preamble是由Zadoff-Chu序列即,ZC序列,经过循环移位,时频变换,物理资源映射生成。ZC序列的时域生成公式为公式1:
其中NZC为序列长度,如图1所示,分为四种格式。u为ZC序列的生成根值,对于格式0~3,其取值为0~837,而对于格式4其取值为0~137。
现有技术中ZC序列的生成装置如图2所示,通过时域序列生成单元21按照公式1生成时域的ZC序列,循环移位单元22按照eNodeB和UE上层的指示选择一个循环移位的偏移量,对时域的ZC序列进行循环移位,其过程可以由公式2表示:
xu,v(n)=xu((n+Cv)mod NZC) (2)
其中,Cv是由计算得到的循环移位偏移量。此时完成ZC序列的时域生成过程,该时域序列的长度为839或者139,如图1所示。然后经过DFT单元23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生成频域ZC序列,该DFT操作的点数与时域ZC序列的长度相同,为839或者139。
由上述过程可以看出,对时域ZC序列的离散傅里叶变换得到频域ZC序列过程中,其操作点数既不是传统DFT基-2,4,8的点数,也不是LTE中规定的基-2,3,5的DFT点数。所以,采用这种方式直接对时域ZC序列进行变换,实现839点或者139点的DFT的过程,会因计算数值类型不匹配出现计算量大,运算速度慢,芯片面积和功耗增大等问题,进一步会影响Preamble序列的生成速度。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东芯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合肥东芯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81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