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功能导向轮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010187966.2 | 申请日: | 2010-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550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杨明生;刘惠森;范继良;王银果;王曼媛;王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宏威数码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9/04 | 分类号: | B65H9/0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郝传鑫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导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向轮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安装于有机发光显示器件的自动化生产线两侧自动对基板进行对位、导向及换向的多功能导向轮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产业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工业设备,加工工艺及产品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在半导体自动化生产,印刷,食品加工等众多领域的自动化生产线中,大多数工序在加工过程中都需要对产品进行对位及传输,在这些对位及传输过程中,常常使用导向轮对产品的传输进行导向,在半导体生产领域中,特别是在生产有机发光显示器件等平面产品时,导向轮的重要性就显得尤其重要。
在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显示屏等数码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制造有机显示器件可大致分为三个步骤:基板前处理、阴极工艺及封装。当完成上述一个工序时,便将有机发光显示屏输送到下一个工序进行处理,为了使有机发光显示屏能顺利地输送到指定的位置上,自动化生产线上设置有导向装置引导有机发光显示屏,保证有机发光显示屏的位置准确无误。然而,现有的导向装置一般将导向轮简单地枢接在生产线的两侧,从而形成供有机发光显示屏传送的输送轨道。由于导向轮只能滚动运动,因此,一般的导向轮限制了有机发光显示屏只能沿一个方向移动。显然,现有的导向轮装置功能单一无法满足自动化生产线多方向传输的要求。
因此,需要一种具有对基板进行对位、导向及换向等多种功能的多功能导向轮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对基板进行对位、导向及换向等多种功能的多功能导向轮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功能导向轮装置,安装于有机发光显示器件的自动化生产线两侧自动对基板进行对位或导向,包括导向轮、导向轮固定座、导向轮支座、气缸马达及气缸马达支座,所述导向轮支座固定于自动化生产线的竖直方向上,所述气缸马达支座固定于自动化生产线的水平方向上,所述导向轮固定座的一端与所述导向轮支座枢接,所述导向轮固定座的另一端与所述导向轮枢接,所述气缸马达的活塞杆的输出端与所述导向轮固定座枢接,所述气缸马达的缸体底部与所述气缸马达支座枢接。
较佳地,所述导向轮固定座呈L型结构,所述导向轮固定座的长边一端与所述导向轮支座枢接,所述导向轮固定座的长边另一端与所述导向轮枢接,所述导向轮固定座的短边末端与所述气缸马达的活塞杆的输出端枢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发明将所述导向轮固定座的一端枢接在所述导向轮支座上,另一端与所述气缸马达的活塞杆输出端枢接,通过控制所述气缸马达的活塞杆的伸缩,使所述导向轮固定座能绕所述导向轮支座的中心轴转动,从而使枢接于所述导向轮固定座另一端的所述导向轮下降到基板以下,因此,本发明多功能导向轮装置不但具有一般导向轮所具有的导向作用,而且在基板传输时,导向轮的转动能对基板进行对位,保证基板传输位置的准确性。另外,当多功能导向轮装置向下转动后,即可在自动化生产线上形成另一传输通道,极大地方便了基板的装卸及传输方向的改变,整个装置结构简单,维修方便,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多功能导向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多功能导向轮装置对基板进行对位及导向的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多功能导向轮装置对基板进行换向时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多功能导向轮装置100包括导向轮1、导向轮固定座2、导向轮支座3、气缸马达4及气缸马达支座5,所述导向轮支座3固定于自动化生产线(图中未示)的竖直方向上,所述气缸马达支座5固定于自动化生产线的水平方向上,所述导向轮固定座2呈L型结构,所述导向轮固定座2的长边一端与所述导向轮支座3枢接,所述导向轮固定座2的长边的另一端与所述导向轮1枢接,所述导向轮固定座2的短边末端与所述气缸马达4的活塞杆41的输出端枢接,所述气缸马达4的缸体42底部与所述气缸马达支座5枢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宏威数码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宏威数码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79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成载波管理方法与设备
- 下一篇:数据并行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