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承受径向力并可适应转角位移的扭矩传递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87803.4 | 申请日: | 2010-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583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13 |
发明(设计)人: | 袁亦竑;邵俊昌;叶丰;朱志伟;张弛;曾国锋;李文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磁浮交通发展有限公司;上海磁浮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F16D3/02 | 分类号: | F16D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信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9 | 代理人: | 徐雯琼 |
地址: | 201204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承受 径向 适应 转角 位移 扭矩 传递 装置 | ||
1.一种承受径向力并可适应转角位移的扭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可实现角度偏转的扭矩传递机构和转动关节;
所述的可实现角度偏转的扭矩传递机构为鼓形齿单元(7);
所述的转动关节为一对同轴设置在鼓形齿单元(7)两侧的球铰单元(8);
所述的鼓形齿单元(7)包含同轴设置的鼓形齿外圈(71)和鼓形齿内圈(72);
所述的球铰单元(8)分别包含同轴设置的球铰外圈(81)和球铰内圈(82);
所述的两组球铰内圈(82)设置在鼓形齿内圈(72)两侧构成装置内体;
所述的装置内体设置在鼓形齿外圈(71)中;
所述的两组球铰外圈(81)分别套置在两组球铰内圈(82)的球面端并与鼓形齿外圈(71)的两端外侧相贴合构成装置外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受径向力并可适应转角位移的扭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鼓形齿内圈(72)为鼓状,其侧面为若干齿状凸起;所述的鼓形齿内圈(72)中心设置有轴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承受径向力并可适应转角位移的扭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鼓形齿外圈(71)的内壁与鼓形齿内圈(72)的侧面相适配且啮合,该啮合面呈弧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承受径向力并可适应转角位移的扭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球铰内圈(82)为半球体,其中心设置有轴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承受径向力并可适应转角位移的扭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球铰外圈(81)为环状结构;所述的球铰外圈(81)的内壁与球铰内圈(82)的半球体球面相适配并留有间隙。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承受径向力并可适应转角位移的扭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鼓形齿外圈(71)和鼓形齿内圈(72)在工作时,二者的轴线可产生±4°至±5°的转角。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受径向力并可适应转角位移的扭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实现角度偏转的扭矩传递机构为万向节或者是挠性联轴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受径向力并可适应转角位移的扭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关节为单个整体式球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磁浮交通发展有限公司;上海磁浮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未经上海磁浮交通发展有限公司;上海磁浮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780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收折锁固的支撑架及其锁固机构
- 下一篇:放热体与容器壳体之间的连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