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维涡旋泵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87527.1 | 申请日: | 2010-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001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1 |
发明(设计)人: | 汪一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汪一平 |
主分类号: | F04D1/04 | 分类号: | F04D1/04;F04D29/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4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维 涡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综合的三维涡旋泵。动力作用下,泵体轴杆带动涡旋叶片架和叶片高速旋转,叶片在旋转中对水(液)体产生三维的切向力、向心力和轴向进动力,产生集束涡旋压力。具体地说,是充分利用水(液)体的涡旋运动规律和特征,建立叶片旋转的涡旋三维空间,主动地对水(液)体持续的、长距离、长时间地施加环向、切向、轴向三维加速度,产生强力的涡旋水流。相对于传统离心泵,具有高效、节能、低阻力、低噪音、低碳的优越性,改革了传统离心泵由离心力转化水压的工作原理。
背景技术
当前传统的离心泵,是以叶片高速旋转,带动水(液)体旋转,使水(液)体产生二维(或几近二维的、不完全三维)空间离心力,再转化为水压力的工作原理。离心泵最早于1689年法国物理学家帕潘发明了四叶片叶轮的蜗壳离心泵开始,1754年瑞士科学家欧拉提出了叶轮式水力机械的基本方程式,奠定了离心泵设计原理,经过二百多年的不断地改进、完善,增加使用功能,提高效率等方面工作,形成了离心系列的离心泵。鉴于离心泵叶片在二维(或近于二维)空间内对水(液)体的单元粒子离心力作用距离短,时间少,产生的作用力相对有限,加上离心力产生无定向的压力,属封闭空间的静水压力工作,缺少足够的轴向进动力,不能符合液体的涡旋动力工作规律,为此还要付出额外动力克服逆向压力,动力消耗大、功效低、噪音大、启动不方便,这些带根本性的缺陷,对于离心原理的工作泵是难以克服的。
本发明的三维涡旋泵充分运用水(液)体涡旋的力学规律,建立叶片、叶片弧面、叶道组成的三维涡旋空间,使叶片对水体主动产生切向力、向心力和轴向进动力,具有受力作用明确、清晰、合理,提高泵体的工作质量。显见,探索新的涡旋力工作原理,发明制造符合涡旋力学规律的工具,实现提高流体输送能力,高效、节能、低阻力、低噪音、用途更广的三维涡旋泵,成为当前国内外引人注目的研究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新型的、先进的、充分符合液体涡旋力学原理的涡旋泵,以改革现行传统的离心泵。具体地说:是用先进的三维涡旋工作泵替代不合理的二维离心工作泵。
我们熟知,传统的离心泵的叶片,正面迎向水(液)体,带动水(液)体旋转,产生离心作用力,使甩向周边的水体发生挤压,转化为无定向的静压力,其中,只有顺轴向压力可以把水(液)体挤入下一轮级次的叶片空间,然后继续离心加压(对于多级泵),直至出水口。这种二维(几近二维、不完全的三维)式工作原理,作用力方向不明确,叶片对水(液)体作用时间短、距离小,产生进动力不足,阻力大,噪音大,无用功的消耗比例大,如需要克服叶片迎面对水(液)体的阻力,加强轴向进动力,克服无定向压力造成的逆轴向阻力及较大的挤压,振动以及真空引起的噪声源,启动慢,这是当前传统的离心泵的难以克服的通常缺陷。
本发明的三维涡旋泵,其主要特特征:
1.充分地符合液体涡旋动力学工作原理,建立涡旋叶片工作的三维涡旋力作用空间,叶片对水(液)体单元粒子持续地施行长距离、长时间的加速度,产生强大的径向向心力、环向切向力、轴向进动力,形成集束、高压的喷射水流,改革了传统离心泵由离心力转化水压的工作原理。
2所述的三维涡旋泵,包括叶片、叶片架、叶片弧面及其构造装置。其主要特征是设置多片的涡旋形叶片及叶片弧面,在环向2π旋转空间内(以奇数为宜)均匀分布,沿轴向可以整体或分段制作(用于大功率),拼装成整体叶片架,其中:叶片的径向半径外轮廓线,沿轴向进动方向自大而小地变化,形成三维涡旋叶道空间,实现叶片对水(液)体持续地逐渐增压、增速,产生高压的涡旋水流直至出水口,此外根据使用要求,采用不同材料质地、调整构造(如叶片数及半径、泵体轴向长度等),制造不同规格、功率、压力、扬程(高、中、低)和适应不同系列用途的新型实用三维涡旋泵。
本发明三维涡旋水泵及其工作原理、积极的效果是:
1、充分利用液体三维涡旋空间作用规律,使水(液)泵由传统的二维离心工作原理改革为三维涡旋作用的工作原理,应用于实践,成为制造三维涡旋泵系列动力学的理论基础。
2、发明新型实用的三维涡旋泵,对叶片形状进行具有突破性改革。把离心泵二维叶片离心工作空间形成无定向的静水压力,改革成具三维涡旋空间的叶片和叶片架。叶片对水(液)体的三维作用力方向明确、清晰、合理,极大地提高叶片对液体的“质量-能量-动量-空间-时间”的全面作用效果,产生强大的集束式涡旋水流,具有节能、高效、阻力小、低噪音、启动快、扬程高等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一平,未经汪一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75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