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扬声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85385.5 | 申请日: | 2010-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640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张仁淙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9/02 | 分类号: | H04R9/02;H04R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扬声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扬声器,尤其是一种应用热声效应所制成的扬声器。
背景技术
扬声器(loudspeaker)是一种转换电子讯号成为声音的换能器。一般的作法,扬声器是由电磁铁、音圈、音膜所组成。假设扬声器要发出频率为256赫兹(Hz)的C调,则扬声器必须藉由256Hz的交流电来驱动,藉由电流的改变来产生电磁场,并使得音圈与音膜一起振动,进而推动周围空气的振动而产生C调频率。
承上所述,传统扬声器的能量转换过程是由电能转换为磁能,再由磁能转换为机械能,最后由机械能转换为声音。然而,过多的能量转换程序,将导致能量损耗增加。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减少能量损耗的扬声器。
依据本发明之一种扬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柱体以及一电热转换单元。柱体具有一中空部,而柱体之一第一端面具有一第一出声孔,且柱体的周围表面具有至少一开孔连通该第一出声孔,第一出声孔与开孔分别连通至中空部。电热转换单元是绕设于柱体的周围表面,且覆盖至少部分的开孔。另外,电热转换单元具有相互接触之一导电膜及一导电线路,电热转换单元是产生热能以加热柱体中的空气。
本发明的扬声器是藉由电热转换单元将电能转换为热能,进而透过柱体的开孔而加热柱体的中空部的空气,藉由热声效应产生共振,而发出声音。因此,本发明是藉由导电膜配合导电线路,在通入电流之后产生热能,在能量转换过程是由电能转换为热能,再由热能转换为声音,相较于习知作法能够减少能量的转换损失,进而提高扬声器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扬声器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扬声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与图4为本发明的扬声器不同实施态样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扬声器包括第二出声孔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扬声器 10
电热转换单元 20
可挠性承载膜 21
导电线路 22
第一导线 221
第二导线 222
第一电极 223
第二电极 224
导电膜 23
柱体 30
第一端面 31
第一出声孔 32
开孔 33
第二端面 34
第二出声孔 35
中空部 36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所示,依据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之一种扬声器10包括一柱体30以及一电热转换单元20。在本实施例中,依据不同规格的扬声器10,其可由电源直接驱动或是经由一放大器(amplifier)再加以驱动,于此并不加以限制。
柱体30具有一中空部36,且柱体30之一第一端面31形成有一第一出声孔32,第一出声孔32是用以将声音传导致外界。其中,柱体30之材质可为绝缘材料或为金属材料,假如为金属材料,可在其表面再设置一绝缘层以覆盖其金属表面。另外,亦可对金属材料之表面进行钝化处理,例如是将金属铝做表面阳极处理,使其钝化而可绝缘。
电热转换单元20是呈膜状或片状,其可绕设并包覆于柱体30除了第一出声孔32之外的表面周围。在本实施例中,电热转换单元20是以胶为接口贴附于柱体30的表面周围。
请同时参照图1及图2所示,以进一步说明扬声器10的构造。如图2所示,柱体30除了第一出声孔32之外,更具有一中空部36以及至少一开孔33。开孔33是位于柱体30周围表面,中空部36是分别连通第一出声孔32以及开孔33。在本实施例中,配合造型的不同需求,第一端面31的形状可为圆形、椭圆形、三角形、矩形或不规则形;第一出声孔32的形状亦可为圆形、椭圆形、三角形、矩形或不规则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53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