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架纵梁的制造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83296.7 | 申请日: | 2010-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504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发明(设计)人: | 邹洪彬;蔡永兴;何红旗;唐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友邦精工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B21D35/00 |
代理公司: | 张家港市高松专利事务所 32209 | 代理人: | 孙高 |
地址: | 2156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架 制造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汽车车架的制造工艺,尤其涉及到车架纵梁的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在车架的制造过程中,传统的车架纵梁的制造工艺,其步骤包括:
1)在剪板机上将热轧板材落料,落料时留有余量;
2)在5000吨液压机上用预制的成型模具将下好的热轧板材成型为纵梁;
3)按照预先线切割好的钻孔模板对成型好的纵梁进行描眼;然后按描好的眼在钻床上钻孔;
5)将钻好孔的纵梁进行等离子切割,切除掉预留下的余量;
6)打磨,即:除去剪板、钻孔、成型、切割等工序中留下的毛刺。
传统工艺方法生产的缺点:
1.纵梁在液压机中成型,因纵梁的变形和纵梁在模具中的相对移动,无法保证纵梁孔位相对基准的尺寸,故常采用的方法是在纵梁的两端留有一定的余量,待压制成型好了之后根据孔位确定基准位置,再划线切除掉余量。这样不但增加工作量,而且造成材料的浪费。
2.传统方法的描眼和钻孔,需预先切割好钻孔模板,由人工把模板和纵梁定位好后描眼,然后,再通过摇臂钻床钻孔,这样做的弊端是:1)前期预制模板,增加了生产准备时间,使得生产周期变长;2)描眼不但增加了工作量,而且人工描孔,受工人的素质影响,容易漏描且无法保证精度;3)钻孔过程中非常容易漏钻,而且,还会受到钻床自身精度的影响,无法保证钻孔的精度。
3.传统工艺方法生产的车架总体精度不高,对整车的拼装带来或多或少的难度,和降低了整车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耗材少且成品质量好的车架纵梁的制造工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车架纵梁的制造工艺,其步骤包括:
1)按尺寸落料;
2)冲出所有安装孔以及用于折弯定位和成型定位的工艺孔;
3)利用带有与折弯定位的工艺孔相配合的定位销的折弯模具折弯;
4)利用带有与成型定位的工艺孔相配合的定位销的成型模具成型;
5)打磨。
所有的工艺孔为折弯和成型合用,即:所有的工艺孔均与折弯模具和成型模具上的定位销相配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发明直接通过数控车床冲出所有安装孔以及用于折弯定位或/和成型定位的工艺孔,并且通过折弯定位的工艺孔与相应的定位销来折弯,通过成型定位的工艺孔与相应的定位销来成型,从而很好地保证了成品的质量;而且,落料时不用留余量,减少了材料的消耗;此外,不用制作预制模板,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所述的具体实施方案:
本发明所述的车架纵梁的制造工艺,其步骤包括:
1)将热轧板材按尺寸落料;
2)通过数控车床冲出所有安装孔以及用于折弯定位和成型定位的工艺孔;本实施例中,为了减少工艺孔的数量,所述的工艺孔尽可能为折弯和成型合用,即:既与折弯定位相对应,又与成型定位相相应,换句括说,下述的拆弯模具上的定位销的位置与成型模具上的定位销的位置尽可能地一致;
3)在折弯机上,利用带有与折弯定位的工艺孔相配合的定位销的折弯模具折弯;
4)在3000吨液压机上,利用带有与成型定位的工艺孔相配合的定位销的成型模具成型;
5)打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友邦精工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友邦精工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32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仿金箔高分子装饰膜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发动机连杆初始裂解槽激光加工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