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液接触反应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82992.6 | 申请日: | 2010-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440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元;陆健;沈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锦翔压力容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0/00 | 分类号: | B01J10/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陆明耀;姚姣阳 |
地址: | 21513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 反应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液接触反应器,尤其涉及一种连接有反应收集器的气液接触反应器。
背景技术
在化工生产中,气液相反应过程通常都是在反应塔中进行,而常见的填料塔反应器中,由于气、液流率的偏差会造成局部气液比不同,使塔截面出现径向浓度差,如不及时重新混合,就会越来越坏。由于液体不均匀分布对效率的影响太大,为了消除塔径向浓度差,一般需进行一次气液再分布,而普通的反应塔往往缺乏气液再分布装置,导致整个气液接触反应器的反应效率较低,同时对反应物料的利用率也比较低,而产品输出时往往仍然含有部分未经充分反应的原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气液接触反应器,其可有效提高气液相反应的效率并提高原物料的利用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气液接触反应器,其包括反应器主体及与反应器主体连接的反应收集器,所述反应器主体设有圆筒形筒体及连接于该筒体的产品出口,所述反应收集器设有与所述反应器主体的产品出口相连接的设备连接口,所述反应器主体与所述反应收集器均绕设有加热盘管。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反应收集器包括圆筒形收容体、连接于所述圆筒形收容体两端的第三封头、第四封头及缠绕于所述收容体与封头上的第二加热盘管。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设备连接口设于所述第三封头的顶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四封头连接设有筒节,该筒节的底部设有冷凝液出口、温度计口及液位传送器。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气液接触反应器通过将反应器主体的产品出口与反应收集器的设备连接口连接,提高了气液反应的效率和原物料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气液接触反应器的反应器主体的正视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气液接触反应器的反应收集器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气液接触反应器,其包括反应器主体100及与反应器主体连接的反应收集器200。
请参阅图1所示,所述反应器主体100包括圆筒形筒体10、安装于圆筒形筒体10两端的半圆形封头20、缠绕于所述圆筒形筒体10与封头20外壁上的加热盘管30。
所述圆筒形筒体10呈纵长形,其设有圆筒形外壁面,该外壁面上连接设有用支撑于地面上的鞍座11、若干水蒸气进口12、水蒸气出口13、冷凝液出口14、产品出口15及排气平衡口16。所述鞍座11设于所述圆筒形筒体10的底部,并设于所述纵长筒体10的纵向一端而靠近于所述封头20。所述若干水蒸气进口12沿着所述筒体10纵分别向排布于所述筒体10两端的封头20上及筒体10的中间位置,用以供水蒸气进入所述筒体10内的反应区域。所述冷凝液出口14设于所述筒体10的底部,并沿纵向分别排布所述筒体10的中间及两端,供冷凝液的流出。所述产品出口15设于与所述鞍座11相对的筒体10的另一端,该产品出口15位于所述筒体10的底部,方便产品的输出。所述排气平衡口16位于所述产品出口15的正上方并与所述筒体10连接。
所述半圆形封头20以焊接方式连接于所述筒体10纵向两端,其包括第一封头21及第二封头22,所述第一封头21上连接设有人孔23,供检修人员进入到反应器内部。所述第二封头22上连接设有产品回流进口24。所述鞍座11设于靠近第一封头21的一端,而所述产品出口15与排气平衡口16均设于靠近所述第二封头22的一端。
所述加热盘管30缠绕于所述筒体10、第一封头21及第二封头22上,用以对反应过程中进行热交换,使得反应器内保持适当的反应温度,保证气液相反应能有效进行。
请参阅图2所示,所述反应收集器200包括圆筒形收容体40、连接于所述圆筒形收容体40两端的第三封头41、第四封头42及缠绕于所述收容体40与封头上的第二加热盘管43。所述圆筒形收容体40上设有原料进口44、蒸汽进口45、回流口46及人孔47,所述原料进口44设于收容体40靠近第四封头42的一端;所述回流口46设于靠近第三那封头41与收容体40接合处。所述第三封头41在与圆筒形收容体40接合处设有冷凝液出口48,所述人孔47设于所述圆筒形收容体40靠近所述第三封头41的一端,并邻近于所述回流口46;所述第三封头41顶部设有设备连接口49、平衡口50、氧化物进口51及蒸汽进口52。所述第四封头42连接设有筒节53,该筒节53上绕设有所述第二加热盘管43,所述筒节53的底部设有产品出口54、冷凝液出口55、温度计口56及液位传送器5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锦翔压力容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锦翔压力容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29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吸附分解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折叠式高尔夫球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