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倒车照明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81936.0 | 申请日: | 2010-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596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邱珮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镁骅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Q1/22 | 分类号: | B60Q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申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4 | 代理人: | 周春发;艾晶 |
地址: | 中国台湾高雄***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倒车 照明 装置 | ||
1.一种倒车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有;
电源供应及稳压系统,连接于车辆的总电源,同时亦连接于车辆上的ACC电源开关,透过该电源供应及稳压系统的作用后,使车辆总电源供给的电力达一稳定状态后而供给CPU中央控制系统所用;
CPU中央控制系统,连接于车辆的启动信号端,并于收受到该启动信号端的信号时,可判别该启动信号端的信号来自车辆上哪种机构设备被启动的信号后,输出与其相对应的执行信号给予驱动电路系统;
驱动电路系统,连接于灯源,设有可令灯源呈现不同亮灯形态的电子回路,而使灯源受其驱动时,可作出不同模式的亮灯形态;
灯源,可受驱动电路系统的驱动而亮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车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CPU中央控制系统再连接一太阳能供电系统,以使除了使用车辆的总电源的电力外,亦可接受该太阳能供电系统提供的电力。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倒车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太阳能供电系统至少包括有一可受太阳照射而产生电力的太阳能板,以及,可储蓄及输出电力的太阳能电池。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倒车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CPU中央控制系统令当车辆处于ACC电源开关导通之下时,电力应用会是使用到该车辆上总电源电力,而车辆若于ACC电源开关成关闭的情况下,则自动转由使用该太阳能供电系统的电力。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车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CPU中央控制系统连接于光感测组件,透过该光感测组件侦测到所处环境的明亮程度降低至一预设程度时,即输出予信号给该CPU中央控制系统,而CPU中央控制系统随即输出一相 对应的执行信号给予驱动电路系统,使其驱动灯源做出相对应的警示模式的亮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车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CPU中央控制系统连接于切换开关器,透过操作该切换开关器而使电流无法导通至驱动电路系统。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车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CPU中央控制系统所连接的启动信号端指车辆的倒车信号、脚刹车信号和车门开启信号的其中至少一个。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车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启动信号端经车辆中的局域网络连接而取得。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车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电路系统连接予蜂鸣器,而令该驱动电路系统亦可启动蜂鸣器而使的产生警报声响。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车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灯源是单一发光源或由复数发光源所组成。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倒车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灯源若是单一发光源为之时,其亮灯的形态可由该单一发光源成不同明亮程度的模式。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倒车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灯源若是为由复数发光源所组成时,其中各个发光源的发光功率可为一致或非一致,而使各个发光源成相同明亮程度或不同明亮程度的模式。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倒车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灯源若是由复数发光源所组成而进行点灯时,可使其全部的发光源皆进行亮灯,或仅部分发光源进行亮灯的模式。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倒车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灯源的发光源是LED灯泡。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车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灯源进行点灯后,更令其灯源为持续性或成间歇性的亮灯模式。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车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灯源装设于车辆中倒车摄影镜头的临近位置。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车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灯源与倒车摄影镜头相组合而成一体。
18.如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倒车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灯源的亮灯后的光线照射角度及范围不小于该倒车摄影镜头的摄影角度及范围。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车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灯源装设于车辆中倒车雷达侦测器的临近位置。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车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灯源与倒车雷达侦测器相组合而成一体。
21.如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倒车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灯源的亮灯后的光线照射角度及范围不小于倒车雷达侦测器的侦测角度及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镁骅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镁骅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193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载儿童遗漏提醒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 下一篇:物理恒温汽车座椅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