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插座电源连接器、插头电源连接器及其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80662.3 | 申请日: | 2010-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633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游万益;邱书毅;戴宏骐 | 申请(专利权)人: |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凡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24/00 | 分类号: | H01R24/00;H01R13/46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杨林洁 |
地址: | 215425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座 电源 连接器 插头 及其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插座电源连接器、插头电源连接器及其组件,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良好散热效果的插座电源连接器、插头电源连接器及其组件。
【背景技术】
业界通常采用相互配合的公电源连接器与母电源连接器实现电源的传输。当然,在公、母电源连接器相互配合过电的过程中,受导体阻抗影响会有热产生。如果这些热量受限在绝缘本体里,绝缘本体内部持续受高温影响会产生如下不良情形,严重时会导致安全问题:
1.导体相互接触的部位,材质会有积碳、焦黑、融熔及弹性变异等现象。
2.绝缘本体会有变形、起泡、焦黑融熔、材质变异等情形。
3.客户端若有监控产品的温度,温度过高会有功能失效(当机)等问题。
2006年2月7日公告的美国专利6,994,598B2揭示了一种现有结构的公电源连接器与母电源连接器,其中公电源连接器的导电端子与母电源连接器的导电端子在相互配合时均被封闭在对应的绝缘本体内,导致散热效果不好。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进行改良以使插座电源连接器、插头电源连接器及其组件具备良好的散热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较好散热效果的插座电源连接器、插头电源连接器及其组件。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插座电源连接器,包括插座绝缘本体及安装于插座绝缘本体内的插座电源端子;所述插座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及突出基部的对接部,所述对接部设有用以与对接连接器配合的第一对接面,所述基部设有与第一对接面相对的第一安装面,所述插座绝缘本体还设有贯穿第一对接面与第一安装面且用以收容插座电源端子的收容槽;所述插座电源端子包括位于收容槽内的第一接触部及延伸出第一安装面的第一安装部;所述对接部设有上表面及下表面,至少上表面与下表面其中之一形成有与收容槽连通的第一散热通道,并且该第一散热通道进一步延伸且贯穿第一安装面。
进一步地,第一散热通道形成于对接部的上表面,所述对接部自基部水平向前延伸,且对接部相较于基部呈收缩状,所述基部设有高于对接部上表面的顶壁;所述第一散热通道前后延伸且向上凹入顶壁内以扩大第一散热通道的尺寸。
进一步地,所述插座绝缘本体设有贯穿第一对接面与第一安装面的且与第一散热通道连通的第一开槽,所述第一开槽在横向上位于相邻两个插头电源端子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开槽包括第一竖直槽、与第一竖直槽对齐的第二竖直槽、以及位于第一、第二竖直槽之间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在竖直方向上与第一、第二竖直槽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凹槽为圆弧状并且第一凹槽的水平宽度大于第一、第二竖直槽的水平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上表面及下表面均设有第一散热通道,且上表面的第一散热通道与下表面的第一散热通道在竖直方向上对齐设置。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插头电源连接器,包括插头绝缘本体及安装于插头绝缘本体内的插头电源端子;所述插头绝缘本体包括端部及突出端部的收容部,所述收容部设有第二对接面及自第二对接面凹设且用以收容对接连接器的收容腔,所述收容部设有顶壁及底壁,且所述收容腔位于顶壁及底壁之间;所述端部设有与第二对接面相对的第二安装面;所述插头电源端子包括延伸入收容腔内的第二接触部及延伸出第二安装面的第二安装部;至少顶壁与底壁其中之一的内表面设有暴露于收容腔的第二散热通道,并且该第二散热通道进一步延伸且贯穿第二安装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散热通道前后延伸且向端部内凹设以进一步扩大第二散热通道的尺寸。
进一步地,所述端部设有暴露于收容腔的前端面及贯穿前端面与第二安装面的第二开槽,所述第二开槽与第二散热通道连通,且第二开槽在横向上位于相邻两个插头电源端子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顶壁的内表面与底壁的内表面均设有第二散热通道,且该第二散热通道贯穿第二对接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凡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凡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06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体激光器弧光放电保护系统
- 下一篇:电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