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止铸造用水套芯芯撑表面涂料粘附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79415.1 | 申请日: | 2010-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442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发明(设计)人: | 韦民;叶天汉;陈翌庆;赵永征;黄光伟;张京伟;钱辉;高守俊;梅国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江淮铸造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3/00 | 分类号: | B22C3/00;B22C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1137 安徽省长***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铸造 用水套芯芯撑 表面 涂料 粘附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冷芯铸造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防止铸造用水套芯芯撑表面涂料粘附的方法。
背景技术
发动机缸体铸件在浇注过程中水套芯特别容易受到铁水重量以及浮力的影响而产生变形、断裂,目前解决此问题的方法主要采取使用水套芯芯撑来提高水套芯耐压及抗浮力的能力,但水套芯芯撑的使用又存在着致命缺点——“水套芯芯撑涂料粘附问题”,由于芯撑是需要与铁水进行溶合的,因此表面涂料的粘附将会给铸件造成芯撑溶合不良、砂孔、渗漏等一系列问题。传统的工艺方法采取的解决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方法是将所有砂芯整体组装,在选择浸涂涂料时使用脱落时机恰当的涂料,利用铁水的冲击力将其冲刷并溢出型腔;第二种方法是分别对缸筒芯及水套芯进行浸涂,浸涂后再装卡芯撑,利用水套芯与盖帽芯二次组装的方法,避免芯撑粘附涂料。第一种工艺方法因采用整体一次到位的组芯工艺,具有铸件尺寸精度高并容易保证的优点,但由于依靠铁水冲刷涂料来起到避免产生缺陷的目的,一旦冲刷力不足或涂料脱落时机不恰当,仍将造成芯撑溶合不良、砂孔、渗漏等问题;第二种工艺方法虽然防止了芯撑上粘附涂料,有效的制止了缺陷的产生,但由于采用两次组芯,铸件尺寸又比较难以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铸造用水套芯芯撑表面涂料粘附的方法,有效的避免了涂料粘附于芯撑表面,杜绝了因涂料隔断导致的芯撑与缸体基体的难以融合或涂料引起的涂料剥落、夹杂、缸筒砂孔等问题,同时由于是整体一次组芯所以又保证了铸件的尺寸精度。
本发明的技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止铸造用水套芯芯撑表面涂料粘附的方法,按照以下步骤顺序进行:
1)、首先依据缸体水套芯的尺寸确定制作发动机缸体水套芯芯撑的尺寸大小,缸体水套芯芯撑的材料应为熔点较高的低碳钢板,钢板的厚度选择在1.5-1.7mm用以保证有较高的强度,并制作出堵头芯;
2)、取150Kg石英砂按照树脂加入量1.5-1.8%的比率配置冷芯树脂砂,其中石英砂的温度保持在20-40℃,树脂中组份I与组份II的比例控制为55∶45,冷芯树脂砂配置完毕后用冷芯射芯机制作水套芯,制作时应保证三乙胺温度为90-95℃,射砂压力为3-5bar,射砂时间2-6sec,砂芯的固化时间保证8-30sec,固化压力2-6bar,制好后的砂芯使用组芯夹具平台分别将边芯前端、缸筒砂芯、边芯后端、水套芯、盖帽芯整体组装为一体,然后立刻做砂芯表面浸涂并进行烘干处理,浸涂涂料的波美度设定为26-30,烘干温度为一区150-185℃;二区190-200℃;三区190-200℃;四区185-195℃,烘干时间保证≥55min;
3)、所有砂芯烘干完毕后,使用专用工具将芯撑从盖帽芯孔洞装卡到水套芯上,最后使用预制的堵头芯将盖帽芯孔洞封堵起来。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在制芯模具中开设形成盖帽芯孔洞的模块以便能够批量制作开孔的盖帽芯,水套芯在制芯过程中不放入或放入表面积较小的芯撑,全部砂芯制作完毕后使用组芯定位夹具一次将所有砂芯组装到位,浸涂、烘干后在完成芯撑装卡工作、最后封堵盖帽芯。改变了原有的冷芯整体组芯方式下砂芯浸涂前芯撑置于砂芯之中的方法,有效的避免了涂料粘附于芯撑表面,杜绝了因涂料隔断导致的芯撑与缸体基体的难以融合或涂料引起的涂料剥落、夹杂、缸筒砂孔等问题,同时由于是整体一次组芯所以又保证了铸作的尺寸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水套芯组装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装卡发动机缸体水套芯芯撑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一种防止铸造用水套芯芯撑表面涂料粘附的方法,按照以下步骤顺序进行:
1)、首先依据缸体水套芯的尺寸确定制作发动机缸体水套芯芯撑的尺寸大小,缸体水套芯芯撑的材料应为熔点较高的低碳钢板,钢板的厚度选择在1.5-1.7mm用以保证有较高的强度,并制作出堵头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江淮铸造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合肥江淮铸造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794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机电自动化送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导向功能的连杆与球体丝杠的连接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