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气源气路自动转换保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78751.4 | 申请日: | 2010-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93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2 |
发明(设计)人: | 王瑞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亿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3/01 | 分类号: | F17D3/01;F17D1/04;F17D5/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周祥生 |
地址: | 213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气源气路 自动 转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路转换装置,尤其涉及双气源气路自动转换保压装置。
背景技术:
气动阀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各种工业设备,气动阀的工作是靠高压空气或者高压氮气控制,厂家为了降低成本,一般都是采用高压空气控制气动阀,空气压缩机产生高压空气供给设备使用,现在大部分厂家都使用单气路供气,一旦空气压缩机出现故障,高压空气的气源就会消失,气动阀不能正常工作,影响生产设备的运作,例如,在太阳能电池生产过程中,很多生产设备需要用水,如太阳能电池片生产过程中的清洗设备和冷却设备,供水管路的控制都是由气动阀控制的,气动阀所用的高压空气由空压机提供,目前,气动阀通常采用单气源供气,在使用过程中如果空压机发生故障,高压空气气源消失,气动阀就会停止工作关闭阀门,从而用水设备就因缺水而无法正常使用,严重时会导致设备损坏或整条生产线停产,因此,急需对气动阀进行多气源供气改造,自动气路转换装置是进行上述改造的必须装置。在我国实用新型专利200920054067.8中公开了一种自动气路转换器,它包括左、右两个连接气瓶的进气口,左、右进气口通过管道分别与相互关联的压力转换阀连接,压力转换阀通过管道与输出端压力调节阀相通,输出端压力调节阀与气体输出口连接,进气口上分别设置有压力表,压力转换阀上分别设置有工作指示器,输出端压力调节阀上设置有气体输出压力表,该实用新型虽然解决了单气路控制器存在的问题,当左进气口停止进气时,右进气口开始进气,从而达到生产需要的连续供气要求,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在左、右气路转换时存在一定时间差,这个时间差会造成供气管中的压力瞬间达不到设定值,气动阀在这个时间因为压力问题可能会停止工作,对生产会造成一定的影响。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人经过长期的研究,发明了一种多通道自动气路转换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单气路供气和现有双气路供气在生产中带来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气源气路自动转换保压装置。它能在主气源出现故障时,不仅能自动转换成由辅助气源供气,而且能保证稳压供气,从而确保气动阀的正常工作。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双气源气路自动转换保压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主气泵、辅助气泵、主电磁阀、辅助电磁阀、压力表、电控制器、补压气囊、单向阀、气动阀、主气道和辅助气道,主气泵通过主气道、主电磁阀与气动阀相通连;辅助气泵通过辅助气道、辅助电磁阀与气动阀相通连,主气泵、辅助气泵均通过单向阀与补压气囊相连,压力表安装在主气道上,主电磁阀和辅助电磁阀均由电控制器控制,压力表通过压力感应器与电控制器相连。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在正常情况下,主气泵工作,主气泵产生的压力气体由主气道经主电磁阀供给气动阀,此时,压力表显示正常压力,压力感应器向电控制器发出信号,使辅助气泵和辅助电磁阀处于关闭状态,同时,经单向阀向补压气囊充气,使补压气囊内的压力达到预定值。当主气泵出现故障时,主气泵停止工作,此时主气道中的压力会快速降低,压力表显示压力值也随之下降,压力感应器感知后立即向电控制器发出信号,由电控制器关闭主气泵和主电磁阀,同时启动辅助气泵和辅助电磁阀,由辅助气泵通过辅助气道和辅助电磁阀向气动阀供气,在辅助气泵取代主气泵供气的转换过程中,由于存在时间差,供给气动阀的压力气体会存在瞬间压力达不到设定值的情况,此时,补压气囊经单向阀及时对气动阀进行补压,使供给气动阀的气体压力达到预定值,从而确保气动阀的正常工作。当辅助气泵正常向气动阀供气后,辅助气泵通过单向阀向补压气囊充气。
本发明采用了双气源对气动阀供气,它能在主气泵出现故障时,不仅能自动转换成由辅助气泵供气,而且能保证稳压供气,从而确保气动阀的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使用过程示意图;
图中:1-主气泵;2-辅助气泵;3-主电磁阀;4-辅助电磁阀;5-压力表;6-电控制器;7-补压气囊;8-单向阀;9-气动阀;10-主气道;11-辅助气道;12-压力感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亿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亿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787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发热材料的配方
- 下一篇:一种高分子树脂在去除农药残留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