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加热空气除菌过滤发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76197.6 | 申请日: | 2010-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294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强;刘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46/24 | 分类号: | B01D46/24;B01D46/48;A61L9/16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韩介梅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 空气 过滤 发生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除菌过滤发生器,尤其是电加热的空气除菌过滤发生器。
背景枝术
通常,空气除菌过滤采用非金属材料:玻璃纤维、无纺布、活性碳、人造微孔板、疏水性聚氟乙烯或聚丙烯折叠式微孔滤膜材料;或金属材料:钛粉烧结或多层金属网拉丝等;组成初级过滤,中间过滤和高级过滤的多级过滤组,再由多个过滤组构成过滤系统。由于过滤气体在不同环境下可能存在粉尘高,湿度大,酸碱腐蚀、油水污染以及微生物菌体滋生等现象,过滤材料微孔会因截获的粉尘粒子增多及微生物滋生而形成滤饼,最后将过滤材料完全阻塞。因此过滤材料的拦截负荷达到一定程度时,必需进行更换。例如高层建筑场馆采用网箱式过滤材料获得每分钟80~100立方米的过滤气体,需要建立中央通风系统,包括:空气初过滤人造纤维、真空棉或者高密度发泡材料,将空气中的油水过滤掉;再进行中级过滤,先将空气经过制冷设备,使空气温度冷却,降低水分保持干燥,后采用多层折叠纤维或折叠金属材料过滤;后进行精过滤,采用网箱式微孔板与多层发泡材料间隔排放,将空气中的气溶胶和悬浮的各种微生滤除掉;过滤后的空气要通过事先铺设的人孔排风管道通向各种内,人孔便于进行维修。以上中央过滤系统材料需要十几吨,而且再生利用率极低;其中管道更是占用大量建筑空间;因此目前空气除菌过滤方法尚存在许多技术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维护方便,成本低的电加热的空气除菌过滤发生器。
本发明的电加热空气除菌过滤发生器,包括壳体,壳体内至少有一个滤芯,滤芯下端固定在法兰盘上,并与法兰盘上的进气口连通,滤芯下端的法兰盘与壳体底部的法兰盘紧固,在壳体的内壁或滤芯的外壁安装有电加热器件,电加热器件的引线引出壳体,壳体的上端有出气口。
为了增强密封性,通常在滤芯下端的法兰盘与壳体底部的法兰盘之间设置密封垫圈,密封垫圈可以是石棉,硅胶或陶瓷板。
上述的滤芯可以是棒状或球状多孔陶瓷,孔径在0.01~0.5μm;也可以是由钛粉烧结或多层金属网制成的多孔棒状或球状体,孔径在0.01~0.5μm。
上述的电加热器件可以为电加热片或电加热线圈。
工作原理是:滤芯先被电加热到80~250℃,经过10~120分钟,吸附在滤芯上的空气污物被碳化,从壳体的出气口反向吹风,去除碳化残渣,冷却后滤芯得到清理便可往复使用。正常工作时,风机或空压机产生的气体从固定在滤芯下端法兰盘的进气口进入壳体,从壳体的出气口排出。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之处:
1)有利于滤芯的清理,清理方便、彻底,速度快,无残渣。
2)电加热过程可以编入电脑,便于程序控制,定期清理。
3)本发明的电加热空气除菌过滤发生器可以单个使用,也可以将多个电加热空气除菌过滤发生器出气口串联或并联,汇聚成过滤网络,有利于节省空间和过滤材料,维护方便,不需拆卸,成本低;
4)滤芯耐腐蚀,可承受高温以及超过0.04MP压力,适合在各种场合下应用。
5)节省气体干燥处理所需要的冷冻设备,为节能型空气除菌探索新的途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另一种具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参照图1,电加热空气除菌过滤发生器,包括壳体1,壳体内安装有一个滤芯2,滤芯2下端通过螺纹固定在法兰盘8上,并与法兰盘8上的进气口6连通,滤芯2下端的法兰盘8与壳体1底部的法兰盘4紧固,在法兰盘8与法兰盘4之间有石棉垫圈5,在壳体1的内壁安装有电加热线圈3,电加热线圈3的引线引出壳体,壳体1的上端有出气口7。
参照图2,电加热空气除菌过滤发生器,包括壳体1,壳体内安装有三个滤芯2,三个滤芯2下端分别通过螺纹固定在法兰盘8上,并与法兰盘8上的三个进气口6连通,滤芯2下端的法兰盘8与壳体1底部的法兰盘4紧固,在法兰盘8与法兰盘4之间有石棉垫圈5,在每个滤芯2的外壁安装有电加热线圈3,电加热线圈3的引线引出壳体,壳体1的上端有出气口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761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真空系统自动恒温恒压洗涤缶
- 下一篇:导电夹座及防静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