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冲击检测设备及捆包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75500.0 | 申请日: | 2010-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816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0 |
发明(设计)人: | 成石木;石川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理光 |
主分类号: | G01M7/08 | 分类号: | G01M7/08;G01P15/00;B65B1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赵蓉民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冲击 检测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冲击检测设备及捆包设备,尤其是具有良好冲击检测精度的冲击检测设备及包括该冲击检测设备的捆包设备。
背景技术
在运送精密机器等物品的时候,如果对运送过程中的物品的处理方法不当,就有可能导致其破损。对于在一定值范围内的冲击,通过以捆包状态所进行的事先评价来进行破损防止措施,就可以预先防止物品的破损。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冲击检测设备,其通过具有对入射光进行反射的平滑面的锤部,和对锤部进行支持的梁臂部,当检测到落下等冲击时,由于锤部的倾斜就能够对检测到冲击进行目视的确认。
在非专利文献1中,如图23所示,公开了这样一种技术,即,作为冲击检测设备是由前盒体1、后盒体2、板簧3、板簧固定部4、导向板5、锤6、窗孔7等构成。在该技术中,沿着纵向方向,装贴到检测对象物里后就能够检测上下方向里的冲击了。具体来说是,在没有遭到冲击的状态时,锤6通过板簧3被夹在和壁部8的之间,从而被保持在箱体的中央部里,当受到冲击后,锤6就会超过板簧3向下方移动。由于锤6被涂色,所以移动后的锤6位于窗孔7时,就能够目视确认到锤6的移动。
但是,图23所示的冲击检测设备除了只能检测1次冲击后就不能再检测第二次冲击以外,还存在着在冲击检测的精度里容易发生偏差的问题。即,该冲击检测设备设定有多个检测水准,在各个检测水准的情况下板簧为共通,对锤的重量进行变更后来调整,然而实际的检测性能和设定水准有较大差别,检测精度较低。这是因为如图24(a)所示地,为了插入板簧3,而在前盒体1和后盒体2之间,形成了比板簧3厚度要大的间隙,在图24(b)的符号9所示的领域中,因为不存在将板簧3固定到前盒体1里的部件,所以板簧3的安装底部弯曲了,这是原因之一。该板簧3底部的弯曲因为下侧板簧3全体受到冲击而发生,其结果是,板簧的反弹力变弱,冲击检测精度变坏。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108703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1】日本化工机材株式会社目录“落下标识(drop sign)”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高通过弹簧的施力来进行锤的保持或解除保持的冲击检测设备的冲击检测精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提供一种冲击检测设备,其包括:
具有圆形轮廓的锤;
盒体,其包含所述锤,同时还设置有沿着检测冲击的方向里所形成的所述锤可以移动的移动路径;
板状弹性部件,在所述盒体内,其先端部朝向所述锤的移动方向被延伸设置,通过该先端部来将所述锤保持在所述移动路径中的初始位置里,同时,当所述盒体在所述冲击方向里受到设定强度以上的冲击时,该板状弹性部件弯曲后解除对所述锤的保持,并使锤朝向所述移动方向里脱离;
固定部,其将所述板状弹性部件固定到所述盒体里,
其特征在于,
所述板状弹性部件包括从配置在所述先端部的反对侧里的他端侧向所述先端部方向里折返的折返部,和从该折返部至所述先端部的臂部,
所述固定部包括夹持固定部,其在所述折返部的大致中央处从两侧抵接夹住所述板状弹性部件后使其固定;和,
抵接部,其对着所述锤的移动方向与臂部抵接后对移动进行限制。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2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冲击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板状弹性部件由所述折返部和所述臂部形成大致的槽型。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3根据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冲击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盒体包括形成有所述移动路径的后盒体,和,覆盖该后盒体的前盒体,
所述夹持固定部包括:
第1突起部,其设置在所述后盒体里,与所述折返部抵接;
第2突起部,其设置在所述前盒体里,与所述折返部中的所述第1突起部的抵接位置的相反的位置相抵接;
导向部,其设置在所述后盒体里,对所述第2突起部进行导向。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4根据技术方案3所述的冲击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盒体受到倾斜方向里的力时,所述臂部兼有使锤向该倾斜方向里移动的引导部的功能,所述导向部兼有使经过所述臂部导向的锤向规定方向里引导的引导部的功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5根据技术方案3或4所述的冲击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部在与所述第1突起部相对的端部里,设置有朝向所述第1突起部而从上至下倾斜的倾斜面。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6根据技术方案1至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冲击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理光,未经株式会社理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755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学多光束扫描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 下一篇:轮胎平衡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