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蓄电池壳开口强度检测仪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75381.9 | 申请日: | 2010-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230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天任 |
主分类号: | G01N3/08 | 分类号: | G01N3/08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 代理人: | 谢观素 |
地址: | 2236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开口 强度 检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蓄电池,具体涉及一种蓄电池壳开口强度检测仪。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蓄电池产品的迅速发展,在蓄电池制造过程中,尤其在极群手工下槽过程中,操作人员用大拇指扳电池单格之间的隔板,使单格槽口增大便于极群的插入,由于目前未对单格之间的隔板的强度检测,操作人员的手力常会将中间的隔板扳裂,这就使得生产线上对上道工序电池壳来料必须进行检测。目前,在蓄电池生产企业还没有一种可以检测电池壳开口强度的检测仪。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蓄电池壳开口强度检测仪,克服目前操作人员用手力扳隔板常使蓄电池中间隔板扳裂的弊端。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蓄电池壳开口强度检测仪,包括设置于上、下工作台间的立柱、导向柱,所述导向柱活动连接有上滑动压块、下滑动压块,所述上滑动压块与立柱所设的丝杠螺纹连接,上滑动压块下方的下滑动压块上设有压力表,检测时上滑动压块压于压力表的触点,所述下滑动压块下面设有斜压块。
本发明进一步改进方案是,上滑动压块、下滑动压块分别设有连接套,分别通过连接套与导向柱连接。下滑动压块与导向柱连接上设有插销孔,导向柱上设有与之匹配的孔,插销插于两者的孔中连接。
本发明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斜压块对着导向柱的这一面为立面,相反一面为斜面,斜面的垂直夹角为10-25度。
本发明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丝杠顶端设有操作转盘。
本发明检测速度快,检测标准统一。本发明的使用,可及时查出不符合质量要求的隔板,杜绝极群手工下槽过程中,操作人员用大拇指扳电池单格之间的隔板造成隔板损坏,给下道工序、以及今后电池的使用带来的质量缺陷。
说明书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法
如图1、2所示,一种蓄电池壳开口强度检测仪,包括设置于上、下工作台1、13间的立柱7、导向柱2,所述导向柱2活动连接有上滑动压块12、下滑动压块4,所述上滑动压块12与立柱7所设的丝杠9螺纹连接,上滑动压块12下方的下滑动压块4上设有压力表6,检测时上滑动压块12压于压力表6的触点,所述下滑动压块4下面设有斜压块3。所述斜压块3对着导向柱2的这一面为立面,相反一面为斜面,垂直夹角为15度。
仍如图1、2所示,上滑动压块12、下滑动压块4分别设有连接套121、41,分别通过连接套与导向柱2连接。下滑动压块4的连接套41上设有插销孔,导向柱2上设有与之匹配的孔,插销8插于两者的孔中连接。
所述丝杠9上部活动连接于上工作台13(可采用轴承连接),下端活动连接于立柱7所设的连接板5,丝杠9顶端设有操作转盘11。
检测蓄电池壳开口强度时,将电池壳槽14放在工作台1上,松开插销8,移动下滑动压块4使斜压块3对准电池槽单格14放入,旋转转盘11带动丝杠9,使与其连接的螺母10带动上滑动压块12向下移动(如图1、2所示,螺母10连接于上滑动压块12的连接套),当上滑动压块12的下平面压到压力表6上端触点时,转盘11速度放慢微调,使斜压块3缓慢地压入电池槽14单格内,继续旋转转盘11,等压力表6达到一个标准值时,此时的电池隔板应不破裂,用同样的方法检测蓄电池壳的其他两个单格隔板,若都无破裂,表明这个电池壳开口强度合格,若有一个单格破裂则表示这个蓄电池壳不合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天任,未经张天任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7538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输电线路导线雷击波形监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纯电动汽车动力总成试验台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