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风力节能调温供气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74204.9 | 申请日: | 2010-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429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林晖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晖凡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3/30;F24F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力 节能 调温 供气 系统 | ||
1.一种风力节能调温供气系统,其包含有一动力装置及一调温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动力装置设有一风机及一空压机,其中该风机设有一转轴,该空压机与风机的转轴相结合且设有一出气管;以及
该调温装置与动力装置相连接且设有一散热组及一增热组,该散热组设有一进气管及多个调温片,该进气管的前端与空压机的出气管相连接,各调温片分别成形于进气管靠近后端的外表面上,该增热组设有一连接管及多个调温片,该连接管的前端与空压机的出气管相连接,该连接管的后端与散热组的进气管相连通,各调温片分别成形于连接管的外表面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节能调温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风力节能调温供气系统另设有一与调温装置相连接的增氧装置,该增氧装置设有一送气管、一出气组及一喷水组,该送气管与调温装置的进气管后端相连接,而该出气组设有一与送气管相连接的空气涡轮机,而喷水组与出气组相结合且该喷水组设有一扬水涡轮机及一喷水管,该扬水涡轮机同轴设置于空气涡轮机上,而该喷水管与扬水涡轮机的出水孔相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力节能调温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空气涡轮机为一特斯拉空气涡轮机,且该喷水组设有一套设于喷水管上的浮筒。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力节能调温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动力装置另设有一备用电力供应器及一储气筒,其中该备用电力供应器与空压机电性连接,且该动力装置在空压机与备用电力供应器之间设有一与空压机同轴设置的马达,该储气筒设有一与空压机的出气管相连接的储气管。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力节能调温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风机设有一套设于风机转轴上的转速计,该空压机另同轴设置有一供打水使用的水泵,该备用电力供应器为一电力直接输出装置,另该散热组于进气管的后端处设有一个以上的送气孔,且散热组于调温片及出气孔间设有一个或两个控制阀。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力节能调温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空压机为一与风机同轴配置的鲁氏鼓风机或环型鼓风机。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力节能调温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空压机在出气管上设有一逆止阀及一定压阀。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力节能调温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调温装置分别于散热组进气管及增热组连接管上各设有一控制阀。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力节能调温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风机为一横轴式风车。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力节能调温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风机为一竖轴式风车。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力节能调温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风机为一喷射引擎架构式风车。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风力节能调温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喷射引擎架构式风车为一叶片式的风车,该叶片式风车设有一外壳体及一转杆,该外壳体于内表面间隔环设有多个定片,且于外壳体的后端处的中心处凸设有一略呈圆锥状的套设柱,其中该套设柱上环形间隔设有多个定片,而该转杆为一可转动地套设于套设柱上的中空杆体,该转杆于靠近外壳体的后端处设有一向外延伸的空气通道,且转杆于外表面及内表面分别环设有与外壳体及套设柱上的定片间隔排列的动片,另该叶片式风车于外壳体前侧面设有一过滤网,且于空气通道的外端处设有一杂质筒,该杂质筒内设有一用以沉淀杂质的液体,并于杂质筒上设有一出气管,该杂质筒于靠近出气管的内部设有一过滤棉。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风力节能调温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喷射引擎架构式风车为一离心式风车,该离心式风车设有一外壳体及一转杆,其中该外壳体于内表面环形间隔设有多个定片,且于后端处设有一略呈圆锥状的套设柱,该套设柱环设有多个定片,该转杆为一可转动地设于外壳体及套设柱间的中空杆体,于转杆的外表面及内表面分别环设有与外壳体及套设柱上的定片间隔排列的动片,该转杆于靠近外壳体的后端处设有一向外延伸的螺旋形空气通道,另该离心式风车于外壳体前侧面设有一过滤网,且于空气通道的外端处设有一杂质筒,该杂质筒内设有一用以沉淀杂质的液体,并于杂质筒上设有一出气管,该杂质筒于靠近出气管的内部设有一过滤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晖凡,未经林晖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7420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热发电太阳能集热系统及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LED光源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