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效热交换波纹内套管式地埋管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73689.X | 申请日: | 2010-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464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发明(设计)人: | 沈学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学明 |
主分类号: | F28F1/00 | 分类号: | F28F1/00;F16L59/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张惠忠 |
地址: | 21415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热交换 波纹 套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换热管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高效热交换波纹内套管式地埋管。
背景技术
地源热泵地埋管一般有两种形式,即垂直埋管和水平埋管。由于水平埋管占地面积较大,且换热指标小于垂直管,因此,在工程上以垂直埋管为主。垂直埋管常用的有U型管和套管两种,经实践证明,在当量管径相同的情况下,套管的综合换热能力及施工均优于U型管,因此,工程上较多采用套管作为地下埋管。目前,套管的内外管大多数采用PVC光滑管,换热介质的流向有两种。一是介质在内(小)管从上而下,到管底后再返向在内管与外管的夹套中由下而上,在这一由下而上的过程中,完成介质与地下土壤的热交换。另外一种是介质在内管与外管的夹套中由上而下完成热交换,到管底后在内管中由下而上。虽然套管结果简单、施工方便,但由于介质在内管与夹套中存在热短路现象,因此,普通的套管换热器因热短路现象而影响了其换热的能力。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热交换波纹内套管式地埋管,解决了上所述的在换热过程中,产生的热短路现象,对设备的换热能力产生影响等问题。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技术问题
高效热交换波纹内套管式地埋管,包括外管,内管,底封,进水管接口,出水管接口;所述的内管布置在外管内,底封安装在外管与内管的下端,内管的上端连接进水管接口、出水管接口安装在外管的外壁并与其内管与外管的夹套相通;还包括波纹管,导正环,所述的波纹管布置在内管的外壁,波纹管与外管之间固定安装导正环。
本发明所述的高效热交换波纹内套管式地埋管,还包括隔热层,所述的隔热层填充在波纹管与内管之间。
本发明所述的高效热交换波纹内套管式地埋管,所述的隔热层是珍珠岩隔热层。
有益效果
在普通套管的内管外面加套一波纹管,波纹管与内管之间充填珍珠岩层以绝热,减少了介质在内管与外管夹套中存在热短路现象,提高了套管的换热能力。由于介质在与地下土壤的换热过程中,流经波纹管表面,使介质在流动过程中产生紊流现象,传热系数大大增加,同时也提高了套管的换热能力。波纹管与外管之间通过“导正环”保证流体流动的正常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A-A截面图;
图3为本发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外管,2是内管,3是底封,4是进水管接口,5是出水管接口,6是波纹管,7是导正环,8是隔热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高效热交换波纹内套管式地埋管,包括外管1,内管2,底封3,进水管接口4,出水管接口5;所述的内管2布置在外管1内,底封3安装在外管1与内管2的下端,内管2的上端连接进水管接口3、出水管接口4安装在外管1的外壁并与其内管2与外管1的夹套相通;还包括波纹管6,导正环7,所述的波纹管6布置在内管2的外壁,波纹管6与外管1之间固定安装导正环7,隔热层8填充在波纹管6与内管2之间。
如图3所示:隔热层8是珍珠岩层。
套管的工作原理:冬天制热运行时,温度较低的介质(一般是水或防冻液)通过内管抵达管底后由下而上,在内管与外管的夹套里吸收地下土壤中的热量,温度升高,回到空调主机的蒸发器释放出热量后,再回到地埋管重新吸热,如此反复循环。夏天制冷运行时,温度较高的介质(一般是水)通过内管抵达管底后由下而上,在内管与外管的夹套里释放出热量给地下土壤,温度下降,回到空调主机的冷凝器吸收热量后,再回到地埋管重新放热,如此反复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学明,未经沈学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7368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回收利用烟气余热换热装置的高效传热管
- 下一篇:一种管壳式换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