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升式钻井平台悬臂梁的整体安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73479.0 | 申请日: | 2010-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060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孙瑞雪;窦钧;高真所;黄天颖;张恩国;徐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17/00 | 分类号: | E02B17/00 |
代理公司: | 大连智慧专利事务所 21215 | 代理人: | 刘琦 |
地址: | 116021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钻井平台 悬臂梁 整体 安装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平地造船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自升式钻井平台主体与 悬臂梁结构分开整体建造,而后完整悬臂梁上平台安装的一种方法。
背景技术
自升式钻井平台悬臂梁的安装方法通常有两种:一种是:悬臂梁结构分成 几个分段,在坞内或船台建造阶段吊装合拢,而后整体舾装。这种悬臂梁的安 装方法,平台占用船坞或船台周期较长,浪费建造资源,使平台整体建造周期 变长。另外一种是:悬臂梁独立于平台单独整体建造,使用大吨位龙门吊或海 上浮吊吊装上平台安装。这种悬臂梁的安装方法有一定局限性,不适用于大型 悬臂梁,而且吊装后精确地将悬臂梁支撑座板插入进悬臂梁卡座内难度极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为缩短自升式钻井平台整体建造周期,节约建造成本,提 高悬臂梁完整性,深化自升式钻井平台的分体建造、完整组装技术,为自升 式钻井平台平地建造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新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自升式钻井平台悬臂梁的整体安装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S1、在码头的平整地面上整体建造悬臂梁,并在所述悬臂梁下铺设滚轴 滑道和悬臂梁限位装置。
S2、在码头海域中利用平台限位装置及海水中的缆桩使得自升式钻井平 台对位站桩,并将所述平台调节至与所述码头的平整地面齐平;所述平台限 位装置包括由缆绳悬挂于码头上的钢制墩体;所述钢制墩体为长方体结构, 其内侧表面贴靠于码头立壁上,外侧表面设置有用于顶靠所述平台的平整木 方。其中,平台限位装置能够有效达到防撞目的,同时,有益于悬臂梁的对 中,从而为后续高效率安装打下基础,保证安装精度。
S3、将所述悬臂梁对准所述平台上的悬臂梁支撑座,利用拖移设备拖移 所述悬臂梁,直至所述悬臂梁连接到所述平台上悬臂梁支撑座中。
S4、将所述悬臂梁固定于所述平台上。
优选方式下,在上述步骤S1中,所述滚轴滑道包括间隔设置在码头上 的支撑铁墩,以及所述支撑铁墩上铺设的橡胶板或硬木板,在所述橡胶板或 硬木板上间隔设置有装有履带的滚轴组件;各个所述滚轴组件以同向滚动方 式设置。而且优选方式下,在步骤S1中,所述悬臂梁限位装置包括在所述 支撑铁墩的最外侧焊接固定有向上延伸的铁质支架,在所述支架的内侧立式 设置橡胶板或硬木板,在所述立式橡胶板或硬木板的内侧设置有装有履带的 滚轴组件。而步骤S3中,所述拖移设备包括缆绳连接的拖轮和卷扬机。
本发明自升式钻井平台悬臂梁的一种整体安装方法,平台在悬臂梁建造 码头漂浮,对平台调平后,利用拖轮、码头限位防撞装置、手动拉靠设备, 使平台中心线对准悬臂梁中心线,升起平台;保证悬臂梁整体在码头的平整 地面建造达到完整状态,在悬臂梁支撑座板和建造所用支撑铁墩之间铺设滚 轴滑道和限位装置,备有卷扬机或液压推动设备,以便向平台上移动悬臂梁; 悬臂梁移动上平台前,需要保证平台上悬臂梁支撑座与陆地悬臂梁滑道处于 同一水平,由于受到潮汐、悬臂梁拖移上平台的载荷等因素影响,为预防平 台升降齿轮受力超载或平台浮起,需根据潮汐和悬臂梁在平台的位置变化对 平台进行调载;移动悬臂梁上平台,直至悬臂梁支撑座板精确插入平台甲板 上的悬臂梁支撑座和卡座内对位;带着悬臂梁升起整座平台,完成悬臂梁整 体上平台的安装。
本发明方法能够大大缩短自升式钻井平台整体建造周期,节约建造成本, 同时有益于提高悬臂梁的完整性。从而在平地建造技术领域为深化自升式钻 井平台的分体建造、完整组装技术提供一种新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自升式钻井平台悬臂梁的整体安装流程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自升式钻井平台对位陆地悬臂梁的站桩方法原理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自升式钻井平台悬臂梁滑道和限位装置的布置原理结构 主视图;
图5是图4布置原理结构的侧视图;
图6是图4布置原理结构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自升式钻井平台悬臂梁的整体安装方法的原理。安装前 期需要完成如下工作:
1、悬臂梁整体在码头的平整地面建造。
2、舾装和设备安装全部完成后,同期间完成平台主体结构下水。
而后如图1所示,依次完成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734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建筑物外包元件
- 下一篇:橡胶制品的硫化时间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