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光模块与液晶显示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70243.1 | 申请日: | 201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523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发明(设计)人: | 潘治良;徐正彬;叶彦伯;陈誉友;陈清风;张豫修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17/00;F21V19/00;F21V21/108;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田野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模块 液晶显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背光模块与液晶显示模块,且特别是一种具有整合式载盘的背光模块与液晶显示模块。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光电技术与半导体制造技术的日益成熟,平面显示装置便蓬勃发展起来。其中,液晶显示装置基于其低电压操作、无辐射线散射、重量轻以及体积小等优点,更逐渐取代传统的阴极射线管显示装置而成为近年来显示装置产品的主流。
一般液晶显示装置主要皆属于前铁框的架构,其以框架将液晶显示面板与背光模块的相关构件包覆起来。然而笔记型计算机所使用的液晶显示装置由于特别要求尺寸轻薄,其机构或光学设计上都与应用在其它产品上的液晶显示装置有所不同,因而其所采用的是背铁框的架构。
这种背铁框架构的液晶显示装置,其是以金属背框作为盘状的支撑,并依序由反射片、导光板、光学膜片组与液晶显示面板迭置其上,最后再以胶带将上述构件包覆起来。然而此种背铁框架构所需的构件较多,且厚度也因此而无法有效地减少,并因而增加其制作成本与组装的困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模块,通过整合式的载盘结构而具有较薄的厚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背光模块比较厚的缺陷。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模块,其背光模块具有较薄的厚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液晶显示模块不够轻薄、不便移动的缺陷。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背光模块,其包括一载盘、一导光板、一光源装置以及一光学膜片组。载盘包括一载盘底板以及连接载盘底板边缘的一载盘侧壁。载盘侧壁包括一第一壁部、一第二壁部、一第三壁部、一第四壁部与一第五壁部。第一壁部、第三壁部与第五壁部垂直于载盘底板。第二壁部与第四壁部平行于载盘底板并朝向载盘外延伸。第二壁部连接于第一壁部与第三壁部之间。第四壁部连接于第三壁部与第五壁部之间。导光板配置于载盘底板上。光源装置配置于导光板的一入光侧。光学膜片组配置于导光板上,且第二壁部承靠光学膜片组。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液晶显示模块,其包括一载盘、一导光板、一光源装置、一光学膜片组、一液晶显示面板以及一挠性包覆材。载盘包括一载盘底板以及连接载盘底板边缘的一载盘侧壁。载盘侧壁包括一第一壁部、一第二壁部、一第三壁部、一第四壁部与一第五壁部。第一壁部、第三壁部与第五壁部垂直于载盘底板。第二壁部与第四壁部平行于载盘底板并朝向载盘外延伸。第二壁部连接于第一壁部与第三壁部之间。第四壁部连接于第三壁部与第五壁部之间。导光板配置于载盘底板上。光源装置配置于导光板的一入光侧。光学膜片组配置于导光板上,且第二壁部承靠光学膜片组。液晶显示面板配置于光学膜片组上方,且第四壁部承靠液晶显示面板。挠性包覆材包覆部分液晶显示面板以及部分载盘底板,以将液晶显示面板与载盘固定在一起。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载盘侧壁围绕导光板,并且暴露出导光板的入光侧。背光模块还包括一背框,围绕载盘且与载盘相互承靠。载盘的底面与背框的底面共平面。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挠性包覆材围绕背框并将液晶显示面板、背框与载盘固定在一起。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背框包括一背框底板以及一背框侧壁。背框底板与载盘底板共平面,并且围绕载盘底板。背框侧壁垂直连接背框底板,并且围绕载盘侧壁。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一缓冲材,承靠于背框底板与载盘侧壁的第二壁部之间或是背框底板与载盘侧壁的第四壁部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缓冲材具有黏性,用以黏合背框底板与载盘侧壁。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背框侧壁的远离背框底板的一侧朝向导光板弯折形成一支撑壁部。此支撑壁部平行于背框底板并且承靠于载盘侧壁的第二壁部或第四壁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背框侧壁具有对应于导光板的入光侧的一第一部分,且第一部分的远离背框底板的一侧朝向导光板弯折形成一夹持壁部,以在夹持壁部与背框底板之间形成一光源容置空间。导光板的入光侧插入光源容置空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光源装置位于光源容置空间内,并且配置于夹持壁部上。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载盘侧壁围绕导光板,且位于入光侧处的载盘侧壁包括一第六壁部,其垂直于载盘底板。第六壁部的顶侧相对于载盘底板的高度小于第三壁部的顶侧相对于载盘底板的高度。背光模块还包括一支架位于入光侧,且此支架与第六壁部相互承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702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LED灯具的灯罩
- 下一篇:LED照明灯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