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诱导大蒜胚性悬浮培养系体胚用的培养基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69604.0 | 申请日: | 2010-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516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发明(设计)人: | 张允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5/04 | 分类号: | C12N5/04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 32220 | 代理人: | 周爱芳 |
地址: | 22112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诱导 大蒜 悬浮 培养 系体胚用 培养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蒜组织培养技术,具体是一种诱导大蒜胚性悬浮培养系体胚用的培养基。特别适用于利用从大蒜胚性悬浮培养系转固体培养后体细胞胚(简称体胚)的诱导。
背景技术
大蒜(Allium sativumL.)是无性繁殖植物,具有较高的食用及药用价值,利用生物工程技术改良其品质.抗病虫性等性状现已引起广泛的重视,这些生物技术应用的关键环节是建立一个大蒜细胞组织培养、增殖的有效植株再生体系。悬浮培养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培养出大量同质的试验材料,大幅度提高试验效率,为大蒜生物工程提供理想的试验材料。张毅等利用大蒜悬浮培养提取大蒜次生代谢物质有过报道(1993);但利用大蒜悬浮培养技术,建立悬浮培养系及有效植株高频率再生体系尚未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大蒜悬浮培养系转管固体培养上增殖培养时体胚难诱导的技术难题,提供一种大蒜胚性悬浮培养系体胚诱导用的培养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诱导大蒜胚性悬浮培养系体胚用的培养基,是将6-苄基嘌呤6-BA、激动素KT、萘乙酸NAA、蔗糖和琼脂溶解于基本培养基B5中,调整PH值至5.8-6.0制成;其各组份的用量为:以1L基本培养基B5加入量计:
B5 1L
6-BA 5mg
KT 1mg
NAA 0.01mg
蔗糖 30g
琼脂 6g。
上述原料中,B5为基本培养基,提供培养组织生长发育所需的无机营养元素和部分有机营养元素;6-BA、KT、NAA是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促进培养物愈伤组织形成和发育的作用;蔗糖提供培养组织生长发育所的碳素营养;琼脂的主要作用是固化培养基,起支撑作用。
上述各组份的用量是发明人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大量试验摸索总结得出的,按上述比例配制培养基,具有促使大蒜胚性悬浮培养系形成体细胞胚的效果。
上述培养基的制作方法是将6-BA、KT、NAA、蔗糖溶解于B5,搅拌均匀,PH值调整为5.8-6.0之间即可。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克服了大蒜悬浮培养难以成系、体细胞胚(简称体胚)难诱导的难题,利用本培养基可以使大蒜胚性悬浮培养系高频率诱导出体胚。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和对照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对照例1:
B5 1L
2,4-D 0.5mg
6-BA 0.5mg
NAA 0.2mg
蔗糖 30g
琼脂 6g
对照例2:
B5 1L
2,4-D 0.5mg
KT 0.1mg
NAA 0.2mg
蔗糖 30g
琼脂 6g
实施例1:
B5 1L
6-BA 5mg
KT 1mg
NAA 0.01mg
蔗糖 30g
琼脂 6g
试验方法及结果:
将上述实施例的培养基用于大蒜胚性悬浮培养系转固体培养后体胚的诱导试验:
材料:大蒜徐州白蒜茎尖分生组织悬浮培养诱导出的胚性愈伤组织。
方法:将大蒜徐州白蒜茎尖分生组织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经悬浮培养后,将诱导出的胚性悬浮系转移到装有上述固体培养20ml(PH5.5)的三角瓶中,培养条件为27±1℃,每日12h.1000lx光照。
结果:将大蒜悬浮培养系中3mm以上细胞团转管接种在上述三种培养基上,进行愈伤组织的增殖和体胚的进一步发育诱导。经过4周的继代培养,接种在对照例1培养基上的胚性愈伤组织颜色逐渐由淡黄色变为灰白色,组织增殖速度变快,结构变利疏松,丧失胚性发育能力。接种在对照例2培养基上的胚性细胞团只有10%的细胞团保持亮黄色,维持其胚性;90%的细胞团丧失了胚性。接种在本实施例1培养基上的细胞团89%仍表现为亮黄色.结构致密.有光泽.生长缓慢,并且逐渐有瘤状突起,经细胞学观察,这时期体胚的发育逐渐成熟。由此可见高比例的细胞分裂素/生长素有利于体胚的成熟,2,4-D的存在不利于体胚的成熟分化,大蒜胚胎发生对生长素浓度的要求极低。
综合以上分析,得出大蒜胚性悬浮系体胚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
B5 1L
6-BA 5m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未经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696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