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混制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67708.8 | 申请日: | 2010-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75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1 |
发明(设计)人: | 葛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普滤得净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00 | 分类号: | C02F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12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混制 水系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水系统,特别是一种防混制水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质的要求越来越严格,FDA(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制订的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良好作业规范)中已经将过程合格的宗旨纳入食 品或制药行业的制水系统中,为了达到上述要求,需要经常使用清洗液(主 要为热水、酸碱液和杀菌剂或其它化学消毒液等)对制水系统进行分段或 同时清洗,那么如何防止清洗液混入制水管线就成为保证产品水品质安全 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要实现制水系统的防混,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清洗液接入制 水系统的防混;二是在制水系统的各个设备和管路需要CIP(Cleaning In Place,在线清洁)时的防混。
为解决上述两方面问题,传统方法是在各清洗液加入制水系统点处使 用一个标准同颈三通(即三面到中心距离一样的三通)和一个普通蝶阀, 当蝶阀关闭时,同颈三通与清洗阀连接处的一通分支中存在较多的清洗液 残留,而普通蝶阀本身存在内泄漏问题,可能使清洗液在人们毫无察觉情 况下混入制水系统,造成产品安全质量事故;还有技术采用转换板来改善 蝶阀的内泄漏问题,但这样需打开原本密闭的制水系统,可能引入新的污 染物质,大大增加了制水系统中微生物污染的可能性;传统方法为人工控 制清洗管路与制水管路中水流的流向,效率低,出水水质也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混制水系统,该系统不会从外界引入新 的污染物质,效率高、运行稳定,自动实现对制水系统中各台设备的清洗, 清洗后制水时无残留清洗液混入制水过程,保证了制水系统的出水安全。
本发明的一种防混制水系统,包括上游水处理设备A,与所述上游水 处理设备A连接的至少一个下游水处理设备B,连接所述上游水处理设 备A与所述下游水处理设备B的制水管线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清洗 站C,所述清洗站C设置清洗管线2;所述清洗管线2的末端设置有清洗 阀3,设置有三通5连接所述清洗阀3与所述制水管线1;所述清洗管线 2的最低点处设置排放阀6;还设置有所述清洗站C与所述上游水处理设 备A之间的清洗液回路、所述清洗站C与所述下游水处理设备B之间的 清洗液回路;在所述制水管线1上所述三通5接入点的前后各安装至少一 个防混双蝶阀4。
优选的,所述三通5的其中一通管段与所述清洗阀3相连,剩余两通 管段与所述制水管线1相连;所述三通5与所述清洗阀3相连的管段的管 长小于1.5倍此通管段的管径。
优选的,所述清洗阀3、所述防混双蝶阀4和所述排放阀6均采用电 动阀和气动阀,进行PLC自动控制。
优选的,所述上游水处理设备A连接有两个下游水处理设备B1和 B2,清洗站C通过两个清洗管线2分别与下游水处理设备B1和下游水 处理设备B2相连。
本发明通过控制阀门的开启与关闭来控制管内液体的流向,属于密 闭系统,因此不会从外界引入新的污染物质;采用由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进行自动控制的阀门,效率高、运行 稳定;使三通5中较短一通与清洗阀3相连,可减少其中的清洗液积液残 留;设置在清洗管线2上最低点处的排放阀6可排放清洗管线2中的清洗 液积液残留;防混双蝶阀4的使用能够有效阻止清洗液混入制水过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防混制水系统第一较佳实施例对下游水处理设备 B1或B2进行清洗时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防混制水系统第一较佳实施例对上游水处理设备 A进行清洗时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防混制水系统第二较佳实施例对下游水处理设备 B进行清洗时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防混制水系统第二较佳实施例对上游水处理设备 A进行清洗时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普滤得净化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普滤得净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677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