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变能量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63531.4 | 申请日: | 2010-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951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R·R·小费伯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港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H01M10/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王茂华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变 能量 系统 | ||
1.一种可重配能量系统,包括:
多个功率单元,所述多个功率单元中的每个功率单元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以及
第一可释放模块化互连,其配置用于形成与所述多个功率单元中每一个的至少所述第一端或者所述第二端的可释放电连接,其中通过向所述第一可释放模块化互连施加第一无损互连移除力,与所述多个功率单元中每一个的所述第一端或者所述第二端的所述可释放电连接是可释放的;以及
其中由所述第一可释放模块化互连形成的所述可释放电连接有助于产生所述多个功率单元的第一电配置,所述第一电配置由串联连接的并联功率单元组的第一数目以及每个并联组中功率单元的第一数目来定义。
2.如权利要求1的可重配能量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可释放模块化互连至少是利用第二可释放模块化互连可替换的,所述第二可释放模块化互连配置用于形成与所述多个功率单元的可释放电连接,其有助于产生所述多个功率单元的第二电配置,所述第二电配置由串联连接的并联功率单元组的第二数目以及每个并联组中功率单元的第二数目来定义,其中串联连接的并联功率单元组的所述第二数目不同于串联连接的并联功率单元组的所述第一数目,或者每个并联组中功率单元的所述第二数目不同于每个并联组中功率单元的所述第一数目。
3.如权利要求1的可重配能量系统,进一步包括输出端,其通过所述第一可释放模块化互连而电连接至所述多个功率单元中的至少一些功率单元,所述输出端被配置为连接至外部设备以用于向所述外部设备供电。
4.如权利要求1的可重配能量系统,进一步包括:
具有至少一个容纳板的功率单元阵列接收器,所述容纳板包括多个孔,每个孔配置用于接收所述多个功率单元中的一个功率单元,并且将所述一个功率单元横向保持在与所述第一可释放模块化互连的相应接触体相对应的位置。
5.如权利要求1的可重配能量系统,进一步包括:
具有至少一个容纳板的功率单元阵列接收器,所述容纳板包括布置为六边形网格的多个孔,每个孔配置用于接收所述多个功率单元中的一个功率单元,并且将所述一个功率单元横向保持与所述第一可释放模块化互连的相应接触体相对应的位置。
6.如权利要求1的可重配能量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可释放模块化互连包括:
多个接触体,其配置用于形成与所述多个功率单元中每一个的至少所述第一端或者所述第二端的可释放电连接;以及
多个磁性部件,每个磁性部件与相应的接触体相关联,并且被定位与相应功率单元形成磁耦合,从而在所述相应的接触体上产生朝向所述相应功率单元的至少所述第一端或者所述第二端的连接力。
7.如权利要求1的可重配能量系统,其中对于所述多个功率单元中的每一个,所述第一端安置在功率单元的顶面,并且第二端安置在功率单元的底面;
其中所述第一可释放模块化互连配置用于形成与所述多个功率单元中每一个的所述第一端的可释放电连接,并且位于由所述功率单元的所述顶面形成的上部平面之上;以及
其中所述可重配能量系统进一步包括第二可释放模块化互连,其配置用于形成与所述多个功率单元中每一个的所述第二端的可释放电连接,并且位于由所述功率单元的所述底面形成的下部平面之下,其中通过向所述第二可释放模块化互连施加第二无损互连移除力,与所述多个功率单元中每一个的所述第二端的所述可释放电连接是可释放的。
8.如权利要求7的可重配能量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可释放模块化互连至少是利用第三可释放模块化互连可替换的,并且所述第二可释放模块化互连至少是利用第四可释放模块化互连可替换的,所述第三可释放模块化互连和所述第四可释放模块化互连配置用于形成与所述多个功率单元的可释放电连接,其有助于产生所述多个功率单元的第二电配置,所述第二电配置由串联连接的并联功率单元组的第二数目以及每个并联组中功率单元的第二数目来定义,其中,串联连接的并联功率单元组的所述第二数目不同于串联连接的并联功率单元组的所述第一数目,或者每个并联组中功率单元的所述第二数目不同于每个并联组中功率单元的所述第一数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港公司,未经电子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6353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载波配置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电脑控制全自动通罐机